点击蓝色文字,轻松 摄食·吞咽障碍是指食物从被认知开始,经口腔、咽部、食管到达胃的过程中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全部吞咽障碍的25%,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发生率为30%~50%,慢性期为16%,脑干卒中吞咽障碍发生率为40%~70%。这些吞咽障碍患者绝大部分靠鼻饲饮食保证营养,其中的11%以上最终以鼻饲维持营养。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引入了IOE技术。
今年60多岁的李阿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留置胃管两年,定期到神经内科二病区更换胃管,因长期留置胃管,导致自我形象紊乱,不敢出门与人沟通交流,别人也不敢与她多说话,更有人看到李阿姨的样子扭头就跑,还有孩子看到后被吓哭的情景,这样更打击了李阿姨。她整天只能在晚间出门活动,或戴口罩出门活动。又一次来院更换胃管时,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李云霞向李阿姨建议了IOE技术(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并详细指导李阿姨如何使用,完全替代了鼻饲管。自此以后,李阿姨再也不用天天戴着胃管影响美观,再也不用遭受每次换胃管时从鼻子里下胃管的疼痛与不适,人自信了,心情也好了。李阿姨的老伴逢人就夸,“李护士长的这个技术太棒了,我老伴吃饭也多了,气色也好了,现在到哪都不怕别人笑话了。”
段叔叔脑干梗塞后,影响吞咽功能,只能吃糊状稍稠食物,不能食用流质食物,为保证每日饮水量,医嘱留置胃管,段叔叔排斥留置胃管,后经评估后给予IOE技术,段叔叔欣然接受,并极力配合,经过几次指导后,叔叔掌握了方法及注意事项,每次根据需要自行使用,即保证了正常饮食量,又不影响患者的形象。
IOE技术是什么?
IOE,即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是一种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这种技术替代了鼻饲法,在患者需要进食时将IOE管经口插入至食管,进食后,IOE管即可拔除。该项技术在插管操作过程中能刺激舌根部,诱发吞咽反射,避免了因留置胃管而引起的创伤意外的发生,避免了鼻饲管引起的贲门松弛,从而引发的呃逆,以及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过渡期,早期行IOE利于后期康复训练,同时也符合经口进食的生理规律,无鼻腔刺激,避免咽喉部痉挛,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IOE的十大优点
1.符合生理规律;2.利于吞咽功能恢复;3.提供营养支持;4.减少抗生素的应用,节约医疗费用;5.无呃逆、出血、感染、误吸等并发症;6.缩短住院周期;7.提高患者舒适度;8.提高生活质量;9.利于昏迷患者促醒;10.操作便捷。
IOE的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
2.呼吸功能障碍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需长时间营养支持者;
3.吞咽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如烧伤、厌食症等;
4.婴幼儿喂养困难;
5.所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终末期。
留置鼻胃管与胃造瘘也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摄取食物的常见方式,然而长期留置胃管不仅会导致患者吞咽反射迟钝,肠功能蠕动减慢及食管反流等并发症,又可引起鼻咽部炎症、食管或胃粘膜糜烂等,不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训练,而长期造瘘容易导致患者皮肤感染、胃出血,另外造瘘管易堵塞、易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IOE技术(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彻底改变了吞咽障碍患者长期留置鼻胃管的局面,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目前,神经内科二病区已为数十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成功解除了因留置鼻胃管而造成的痛苦!
本期作者:神经内科二病区
责任编辑:澹 谧
本期校对:花满城
别忘了点好看哦!转发就更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