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搞大了外科医生的肚子

人,最难得的是自律,最容易的是放纵。

在全身的各个器官中,肚子表面上看最有风度,最有涵养,实际上最脆弱,最容易受伤。一旦放纵往往搞出事情,一出事情就是“大”事情。

女人肚子大,娃娃落地后身材尚可以恢复;男人肚子大,想要甩掉这一身肥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外科医生,挺着个大肚子,虽然看上去很有气度,学富五车知识爆棚的样子;但是,对身体来说,真是个负担,增加体力消耗不说,上手术时,还挤占手术台的空间,让局促的台面显得更拥挤。

图片来源网络,与内容无关

想当年,外科医生新入行的时候,可个个都是衣袖带风的翩翩少年,没想到几年下来,很多人都成了肚子挺起的中年油腻男,让人不由感叹,外科医生,你的飒爽英姿去哪儿了,是谁搞大了你的肚子?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外科医生日渐长大的肚子跟放纵没有半毛钱关系。

外科医生都是高知群体,接受了最长时间的教育培训,还持续不断接受着永没有尽头的继续教育。

外科医生是高学历、高素质、高责任感的“三高”人群,不会放纵,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放纵。

每天都是处理不完的病人,做不完的手术,开不完的会议,看不完的资料,写不完的论文。一天到晚,不是在做手术,就是在做手术的路上;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外科医生,你一个月拿多少钱?)

外科医生不会放纵,但是外科医生的生活却比放纵还糟糕,还混乱,还一塌糊涂!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外科医生的生活,非“乱”字莫属,怎一个“乱”字了得!

一日三餐没有规律,作息时间没有保证,黑白颠倒,昼夜不分;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只要病人病情需要,什么日都是工作日,任何时间都是工作时间。

健康生活讲究饮食规律,作息有节,松弛有度,劳逸结合。但是,对外科医生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人生目标。

外科医生,为了病人的健康,自己却过着反健康的生活!

在紧张、紧凑、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下,吃要尽快,吃要尽饱成了基本要求;因为你不知道,吃着吃着,什么时候一个电话过来,就必须马上回病房,赶紧上手术;你更加不知道,上了手术台,下一次吃饭又是什么时候!(外科医生,你那WEI还好吗?)

有一次上手术,下午5点开的台,我当时想,顺利的话,做完手术再吃晚饭也来得及。没想到,一到台上,才发现病人情况异常复杂,手术难度异常巨大,等最后手术结束的时候,已是接近深夜。不要说吃饭,连街边烧烤都收摊了。

当外科医生就是这样,对吃不能太讲究,有什么吃什么,什么快来什么。盒饭、快餐,是外科医生的桌上熟客,外卖、汉堡是外科医生的夜班常选。

不一定是高蛋白,但一定是高热量,否则扛不住高强度的工作。

在天长日久高热量饮食脉冲式的持续作用下,外科医生的肚子也像怀胎的女人一日一日地逐渐隆起。

当然,搞大外科医生肚子的,除了垃圾饮食,还有海量酒水。

其实,外科医生的工作不适合饮酒!

不是怕酒后乱性,是怕酒后神经麻木,反应迟钝,该发现的病情发现不了,该考虑的环节却被遗漏。而且,长时间的酒精作用,会引起大脑和神经的病变,影响手术中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所以,自律的外科医生很少饮酒,尤其是次日有手术时极少饮酒。

但是,外科医生的生活又离不开酒水!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更是个酒文化绵延千年的文明古国。酒,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像血液一样,渗透进国人周身的每一个细胞。

宴请要喝酒,小酌要喝酒;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欢乐,无酒不体面。

外科医生朋友多,会议多,应酬多,别人宴请自己的,自己宴请别人的,都离不开推杯换盏把酒言欢。

尤其是,有上进心的外科医生,如果想在学术上有建树,想在圈子里有一定的知名度,甚或话语权,更是离不开院外同行同道的支持。

与同行同道交流,技术自然是必须要打好的牌,但是,酒水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

饭桌上,对前辈,你需要他们的提携,是不是该主动敬酒?对同辈,你需要他们的支持,是不是该主动举杯?对晚辈,你需要他们的拥护,是不是该主动打招呼?

自己敬别人的酒,当然该喝,别人回敬的酒呢,难道可以推辞?

喝酒,我们不主张劝酒,更不主张拼酒,但是礼节礼仪得照顾吧,礼貌规矩得遵守吧?

几圈下来,不喝个晕晕乎乎也是离晕晕乎乎差不太远了。

所以,放眼国内的很多外科大牛,哪个不是酒精考验的好手?

要想面面俱到,要想八面来风,要想一呼百应,酒水不能少喝不喝,酒量更不能拉稀摆带。

喝不了酒,当不好外科医生!当然,喝多了酒,身材越来越形似酒瓶也不足为奇了。

科室进了一个新人。

刚来的时候,那是要脸有脸,要型有型,西装领带略装扮,俨然是随时可以出镜的明星。

有时,还理个讲究的发型,蓄一撮很有性格的胡须,再打点发胶,弄点造型,简直是帅得不要不要的。

很多护士妹妹看了砰然心动,刚来的头两年,不少单身的妹妹都拐弯抹角地跟我打听他有没有结婚,是否有女朋友。

医院手术室妹妹对外科医生的颜值有个自发的非官方排名,据传闻,他当年也是名列前茅位列榜首被很多美女津津乐道的热门人物。

但是,几年白加黑五加二混乱不堪的高强度外科生活下来,英气日渐消耗,身材逐渐走形,当年的颜值担当已经人气不再,逐渐淡出了美女们的视线。

我看着也是好生惋惜!但是,没办法,这就是很多外科医生的成熟之路,成胖之路。

外科,本只是一份工作,但很多外科医生,却把它干成了一项使命,投入了全部的身心,所有的热血,为伊消得身心疲惫,为伊胖得肚皮隆起。

外科医生,像负重前行的修行者,在成长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渐行渐胖!

外科医生,你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身为外科医生,我相信不少人都被直截了当或旁敲侧击地问过:

“你一个月拿多少钱?”

“每天那么忙,收入一定很高吧?”

“工作那么拼,待遇绝对差不了?”

不怕大家笑话,当年我选择外科,除了兴趣外,另一个考虑就是因为当外科医生收入高。

很多人不是说吗,外科医生一动刀,钞票跟着哗哗流?

外科手术,一件耗材动辄几千上万,好几万的也不新鲜,当外科医生,做一台手术还能少拿钱?

做了那么多年外科医生,才知道,传言害人哪。当初也不知道被谁洗了脑,一厢情愿地以为当外科医生收入高。

其实,手术花费的多少跟外科医生的收入没有多少关系!耗材价格高,那是厂商定的价,利润归厂家,外科医生只是个背锅侠而已。

很多年前,年少气盛时,对收入比较在意,曾经和单位的同事探讨过收入的问题。一比较才知道,外科的收入远远落后于某些科室,外科一个副主任医师的奖金还比不上某些科室一个主治医生的奖金。

当时,我非常震惊,饱受打击之余也是充满疑问。

外科医生培养周期又长,工作又累,技术含量又高,手术风险又大,收入难道不应该是最高吗?

发达国家外科医生的收入哪个不是排在行业的首位,甚至是社会各个行业的前列?

后来慢慢才了解,医学没有国界,医学收费是有国界的。

发达国家外科医生收入高,是因为技术性收费价格高,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这方面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阑尾炎手术,美国做个阑尾切除术,手术费美元,加上麻醉费、监测费,总共约美元,再加上耗材费、输液费、药费、治疗费,大概共需约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就是20来万。

再看我们国家,阑尾切除手术费元左右,加上麻醉、监测、镇痛等费用,总共也就元样子,算上术后的护理、输液、药费等,医院一个阑尾切除术总共花费也就元左右。

差别是不是很大?

所以,经常看到有新闻说,有人在美国生病了包机回国做手术,不是因为人家傻,而是人家计算过,即使算上路途的花销,在国内做手术,时间快不说,费用更省,因为国内手术及治疗相关收费定价很低廉。

而且,在国内医院采用成本核算的方式计算薪酬的背景下,手术做的多不一定拿得就多,手术做的大也不一定收入就高。

曾经有外科医生吐槽,做一台三四个小时的手术,还挣不了一次理发的钱。

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比如一台结肠癌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个小时左右,手术医生三到四人,手术护士两人,麻醉医生一人,麻醉护士一人,手术费用共三千来块钱,除去手术巾单、纱布、缝线、缝针都无法单独收费的耗材的成本,医院的管理费用,分到每个人头上,你说,能有多少钱?

还真是不够理一次发!

但是理发没有风险啊,理得不好大不了少收点钱或者不收钱。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是出了什么差池,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桩医疗纠纷不仅闹得人心惶惶,还可能把一年或几年挣的钱都赔进去。

网上曾经有阿里员工炫富说,协和医生一辈子也不如他一年赚得多!

我不知道协和医生怎么想,但是我是心服口服。不要说一辈子,再加一辈子,不知道有没有可能。

父母嫌我钱挣得少,几次三番喊我回家开诊所,还跟我举例,说谁谁谁在县城开了个诊所,边看病边卖药,一年挣了好多钱,几年又买了个房子。

其实,我不是没动过心,但是十几二十年的努力都进去了,好不容易才在大城市落了脚,让返回老家,怎么忍心说放弃就放弃?

而且,当医生心里不能总想着挣钱不是?

大城市,大医院,病人多,我们能为更多的人看病做手术。学医,辛辛苦苦那么多年,虽然“救”不了自己,但可以救别人,也不枉国家栽培一番自己努力一场。

以一个我,成就千万个他!性价比是不是很高?

而且,我们穷是穷,但那仅限于物质,精神上富裕啊。

每次看到病人就诊时那种求助的眼神,我就同情心泛滥。不忍心拒绝!再忙再累也要收治,手术再难风险再大也要克服。

病人的痛苦就是我们的耻辱,病人的召唤就是我们的使命!

曾经有一个病人,左侧后腹膜肿瘤,肿瘤位置极其刁钻,十来公分的肿瘤位于胰体尾后方,卡在左肾静脉、腹主动脉、脾门、和胃之间。

手术前我是什么准备都做了,包括大出血,包括切肾、切脾、切胃、切胰腺、切左半结肠等等,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跟家属也做了充分的沟通,包括经济上、思想上的、生活上的,该交代的不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上手术前我也是做好了打持久战啃硬骨头的准备。

手术中,更是如履薄冰、步步为营;轻柔牵拉、精细操作;抽丝剥茧般把肿瘤从紧贴的大血管上完整剥离下来。

手术耗时三个多小时,手术出血二三十毫升,几乎没有什么出血,但手术中出的一身汗却把手术衣裤都打湿了。

手术结束时,我跟助手打趣地说,这个手术太不划算,手术难度远远超过常规的肿瘤根治术,但手术收费却还不到根治术的一半!

因为,这个部位的肿瘤手术,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意外情况,出现大出血,被迫施行联合脏器切除。但是,因为我们做得细致,所以手术前预计的那些复杂情况都没有发生。

我们收费很低廉,但是患者很受益。

手术恢复后,病人顺利出院,总体花费也远低于预期。

虽然,从付出和回报的比例上看,这样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我们很吃亏,但是给医生带来的成就感却是前所未有的爆棚。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很多外科医生在朋友圈晒手术图片时那种痛并快乐着的心情,那是一种不需要经济回报来证明自己能力的骄傲,是一种妙手回春以替病人除病祛痛为荣的无比自豪。

精神胜利法说,富裕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富裕;第二层次是精神富裕;第三层次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

外科医生处于第二个层次。

有种说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外科医生的一生要挽救成千上万个病人的生命,相当于胜过建造成千上万座浮屠,如果折算成钱财,那该是多大一笔财富!

外科医生的经济收入不高,但是创造的社会价值巨大。

外科医生以自己生活的苟且,成就了病人生命的远方。

所以,别总问外科医生一个月拿多少钱,也别总拿第一个层次的标准去衡量外科医生的富裕程度。

如果,你真想刨根问底,也可以,先去测算一下建造一座浮屠需要多少钱!

你最瞧不起的阑尾炎,却能让外科医生下不了台!

下面是一个关于阑尾炎的故事。

阑尾炎,非常多见的腹部外科疾病。熟悉心绞痛的读者知道,有时候心绞痛也会表现为脐周疼痛,让人误以为是阑尾炎。同样的,阑尾炎,也会让人误以为是心绞痛,或者觉得这么个小事儿,吃点消炎药不完了吗,哪儿用大动干戈做手术。

先来听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小小的阑尾炎,让这个年轻医生曾经差点没下台,一个老人丢了生命。故事要从我的恩师讲起:

他,已经去世了。

他姓杨,是我地区外科创始人之一。

那年我刚毕业参加工作,杨主医院。杨主任很亲切、很随和,瘦瘦的,一头白发,很精神,在我印象中他的诊室总有许多等待就诊的患者。

经过几年的工作,我也一点点地成长了起来,一些简单的手术也自己能拿下来了,自己开始主刀做一些外科基本的手术了。

那次,我终生难忘。

下午4点,收了一个阑尾炎的患者,那天我和一位师弟值班。阑尾炎对于我来说手术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于是我和师弟一起上了手术台。我主刀,他是助手。

术前准备完善后,患者推入手术室,常规的麻醉,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当打开腹膜寻找阑尾时,我和师弟都傻了,都说阑尾炎手术是普外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手术,这些年我就体会到简单了,今天终于傻了,“腹膜后阑尾”,位置深靠后、化脓坏疽,不敢动,一碰就出血,出血部位打结缝线直接切割,当时我真的蒙了,就僵在那里压住出血点,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时手术室门开了,杨主任进来了,“小子不好做吧,这病人我看过,手术会有难度,腹膜后的可能性很大,下班我没走,我来瞅瞅。”

什么叫“我来瞅瞅”啊,您是来救我台的,当时的我感动得差点给老爷子跪下了。

手术很顺利,患者康复出院。

所以不要总是觉得阑尾炎的手术是小手术、很简单,有时候复杂的阑尾炎手术能让一个科室全体外科医生出动奋战大半天。

对于手术医生而言:随着现在的医学发展,腹部CT等一些检查的加入,做好术前评估很重要。

对于患者而言:同样是阑尾炎,但是因为阑尾的位置、疼痛的时间、炎症渗出的多少不同,可能在您内心中一个简单的阑尾炎也会是一台复杂的大手术。

阑尾炎是小毛病,没什么大碍?

半年前的一个夜班,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被搀扶着步履蹒跚地走进了我的诊室。

大爷右下腹反复疼痛一个多月,近两日疼痛加剧伴高热。

查体:右上腹、右下腹、下腹、脐周均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体温高达39°C。化验及辅助检查结果更是让我震惊:阑尾周围脓肿、膈下脓肿、盆腔积液,白细胞也是高出正常值2倍多。

老人的孩子告诉我:医院看病了,医生诊断的是阑尾炎,建议住院手术,但是老人拒绝,老人觉得就是一个阑尾炎不碍事,于是自己在药店买了点止疼药和消炎药,疼的时候就吃几片,直到现在疼痛得医院就诊。

后来老人没有挺过来,因为小瞧了阑尾炎而丢掉了性命。

阑尾炎对于大家并不陌生,平时大家一出现肚子疼,都会不自主的想到,是不是得了“阑尾炎”,工作中经常遇到,只要肚子疼就会觉得自己得了“阑尾炎”的病人。

“阑尾炎”确实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得疾病之一。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阑尾的位置: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处,医学上称之为:“麦氏点”。简单地说,阑尾位于右下腹(绝大多数)。

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即开始的疼痛和不适在上腹或者脐周,几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最后压痛点固定在右下腹。

阑尾炎并不是很疼,患者会觉得右下腹隐隐作痛,一般不会疼到“呲牙咧嘴、直不起腰”的地步。疼痛一段时间后突然减轻,可能是阑尾穿孔了,张力没那么高了,而会出现下腹的不适,更应当加以注意。

阑尾炎最常见的原因:滤泡的增生和粪石梗阻。大便通过盲肠的时候进入到了阑尾腔内,阑尾是一个“死腔”,粪石一旦进入很难再出去。所以阑尾炎一般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手术积极治疗的。就算这次保守治疗好转了,但有可能下次还会出现疼痛。

阑尾炎要及时治疗,有时候患者不及时治疗,阑尾的炎性渗出会包裹周围组织,而出现“阑尾周围脓肿”,这个时候已经无法单纯地切除阑尾了,需要大剂量应用抗生素,3个月后择期手术切除,加大了手术难度,并延长了术后的恢复期,也增加了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更严重的导致门静脉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危及生命,就像上面讲述的那位老人。

不要因为对阑尾炎的误区而延误了治疗,以前您可能对这个病不太了解,但是我想当您看过这篇文章后会明白:有时候阑尾炎不是小手术;有时候阑尾炎也会要命!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中医怎样治疗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yy/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