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特辑
何丽娟——医院介入科护士长
“深圳市劳动模范”“深圳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
“广东好人”“深圳市优秀护士”
“造口治疗师”?看着陌生……?
“各种疑难伤口:压疮、糖尿病足、瘘管、反复发作下肢溃疡、烧烫伤口、糖尿病足伤口长蛆.....”看着可怕?
在深圳,共有余位的造口、伤口治疗师。她们每天面对各种原因形成的疑难伤口,与恶臭、脓血甚至蛆虫相伴。用自己细心、耐心、责任心,让患者的伤口痊愈,让内心重拾希望。但许多时候,这份工作却不为外界所知……
年4月,何丽娟分配在中山大学肿瘤腹部外科实习,亲眼目睹了香港造口治疗师不怕脏、耐心、细心地护理造口病人的场面,让她开始敬畏造口治疗师,由此义无反顾的开始了造口治疗师的工作。
音频/文字:张琛01
见得腐趾,除得蛆虫
“第一次看长蛆的伤口,真是起鸡皮,好粗好肥大的,一点点爬出来…..后来经过第2、3、4次的处理后,习惯了就没事了…..”从小姑娘摇身一变“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口治疗专家,何丽娟经历过一段适应时期。
都说“万事开头难”,何丽娟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获得造口治疗师证书起,只要发现科室有未愈合的伤口,何丽娟会跟管床的医生处理商量、说服他们把伤口交给她处理....1例、2例、3例....至今处理的病例遍及全院及市内外。她已处理了各种疑难伤口多例,累计换药次数6万余人次。
尽管何丽娟是一名资深、老练的造口治疗师,不过她也有犯难的时候,尤其是面对糖尿病足合并缺血性坏疽的患者。
“老人左足五个足趾都发黑坏死,蛆虫在趾缝间爬行,一股股的恶臭传来…..”。何丽娟曾经接触过最大的病人已有99岁,糖尿病足合并缺血性坏疽。何丽娟从老人的渴望眼神和词语间知道,老人年纪已大,不想手术、截肢。何丽娟一边安慰老人,一边用双氧水、盐水反复冲洗患足,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清洗,蛆虫及臭味没有了。
根据老人病情及不希望手术的意愿,何丽娟耐心的通过一边换药、一边观察、一边指导老人做康复。一个月后,老人没有进行高位的截肢,坏死的五个足趾逐个脱落,足部伤口慢慢缩小。二个月后伤口完全愈合了。老人紧紧握住何丽娟的手笑了。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但超恐怖,小心!)
糖尿病足合并缺血性坏疽是让病人痛苦、医护人员无奈的伤口。而肠瘘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则是最棘手的。
年9月23日,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了一位23岁肠梗阻的男性患者。在小肠穿孔修补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并出现大量粪样的分泌物,发生了医生最棘手、最害怕的并发症—肠瘘。
经过全科的讨论,由何丽娟负责护理这项艰巨任务。她在充分评估病人的伤口、查阅大量资料情况下,最后决定采用自制负压吸引疗法。
当时,正是国庆、中秋放假期间。作为主要护理人,何丽娟每天都会回院给患者换药,即使病人夜晚出现粪渗漏她也会赶去处理,从未缺席。
“说实话,每次换药时,伤口都会散发出难闻的恶臭,甚至病人的家属都觉得难以忍受…..”。
一周过去了,患者仍未见好转,明显消瘦,如果再不能有效控制肠瘘的出量,后果不堪设想。当时不少小护士提醒何丽娟:“赶紧让病人转院去广州吧,太年轻了别出意外呀!”。
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但是何丽娟凭借自己的经验与技术,向医生建议瘘道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她重新更换了引流管做引流,同时继续伤口负压治疗,并鼓励患者增强信心、加强营养,患者的肠瘘漏出量控制住了,患者慢慢地康复了……
出院前,病人75岁驼背的老父亲、含着热泪深深地向何丽娟三鞠躬,深深致谢。这件事情到现在何丽娟都从未忘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病人愈合了、生命保住了,自己的付出是不足为提的。”
2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何丽娟工作至今,处理的病例遍及全院及市内外。已处理了各种疑难伤口多例,累计换药次数6万余人次。工作岗位当中,何丽娟面对的患者有老有少、伤口有重有轻、脾气有好有坏。“不管面对什么病人,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对待病人。”
由于一些糖尿病人下肢动脉闭塞严重,有时候还合并尿毒症,部分病人因为病情的恶化还需要截肢……这个时候,何丽娟最常做的就是安慰、鼓励自己的病人要勇敢面对现状,即使安装假肢,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对于一些造口患者来说,除了要战胜病魔,还要战胜心魔。近年来,直肠、膀胱病变的发病率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肠造口由于改变了粪便、尿液的正常出口,移到腹部,且不能随意控制,所以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生活及工作等均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提高“造口人”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