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营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index.html
刘佳佳樊俊彦陆军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炎性肠梗阻是直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肠壁受炎症刺激后,出现肠功能紊乱,肠蠕动消失,导致排泄不畅而出现肠梗阻的表现,可引起水电解质平稳紊乱、营养障碍、肠粘膜屏障破坏、肠道菌群移位等问题,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处理不及时可能加重病情恶化。对炎性肠梗阻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段。其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在患者恢复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Hartmann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病例,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在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并发症治疗中的意义。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71岁。因“腹痛、腹胀、排便困难4个月”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阑尾炎手术史,否认重大外伤,无吸烟、饮酒史。

查体:体温36.5℃,脉搏79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63mmHg。身高cm,体重42kg,BMI21.74kg/m2。心肺无特殊,右下腹可见手术瘢痕长约8cm,愈合好,腹部平坦,未见局部隆起,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3—5次/min。肛门指诊:进指4cm可扪及直肠环周质硬包块,表面凹凸不平,压痛,活动度较差,退指可见指套血染。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4.08×/L,血红蛋白g/L。肝肾功能:钾4.42mmol/L,钠mmol/L,氯.4mmol/L,血糖5.65mmol/L,肌酐57.9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4.3I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7IU/L,白蛋白38.2g/L,前白蛋白0.19g/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0.2s,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0.8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4.7s,纤维蛋白原时间3.66g/L,D-二聚体0.49mg/L。肿瘤标志物:CEA6.85ng/mL,PSA、CA、AFP、CA19-9均正常。肠镜示:直肠距肛门约4cm见黏膜肿块,堵塞管腔,活检结果为直肠癌。胸部及全腹部增强CT示:直肠下段壁增厚,致管腔狭窄,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胸部、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膀胱、前列腺及精囊未见异常发现,无腹水。直肠MRI示:直肠下段癌(T4、STAGE4,N2a),直肠系膜筋膜(—),肠癌壁外血管侵犯(—)。心肺功能评估未见绝对手术禁忌症。

术前准备:术前予以肠道准备、营养支持,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术中备血。

手术过程:术中见右侧中上腹大网膜粘连于腹壁,未见腹盆腔转移,肿瘤上端位于腹膜反折处,下端经肛门扪及约距肛门4cm,近端肠壁较水肿。考虑患者年纪较大,肿瘤位置低,近端肠管较水肿,遂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Hartmann术)。

术后治疗:患者术后第2d开始进食,次日夜间开始出现呕吐,自觉腹胀不适,腹部疼痛不明显,人造肛门未排气、排便,查体:全腹尚软,未见明显肠型、蠕动波,听诊肠鸣音未闻及,术后血象正常。腹部CT示,小肠积气、积液,管腔扩张,未见内疝形成,诊断肠梗阻,结合临床表现考虑炎性肠梗阻,不排除肠粘连可能。立即予患者禁食水、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并予生长抑素抑制消化道分泌,使用头孢三代+奥硝唑抗感染。

患者术后NRS营养风险筛查评分4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建立颈内深静脉置管予以全肠外营养支持(TPN),选用具有保护免疫、减轻感染率的橄榄油脂肪乳供能,非氮能量目标量设定为25—30kg/(kg·d),蛋白质1.4g/(kg·d),每日根据患者出入量稍有调整,热氮比kcal:1g。经保守治疗13d后,患者肠蠕动逐渐开始恢复,人造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2—3次/min,逐渐过渡为全肠内营养,好转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5d。患者出院时体重较入院前无明显变化,出院前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8I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7IU/L,白蛋白36.3g/L,前白蛋白0.15g/L,较入院时无显著下降。出院后随访人造肛门排气排便通畅。出院诊断:①直肠癌;②炎性肠梗阻。

表1营养治疗方案

讨论

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发现时多数患者已伴有出血、梗阻等症状,进而造成患者肠道功能紊乱,肠壁水肿。此外,由于肠道微生物含量丰富,易造成术后腹腔内感染,为炎症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老年患者因各器官功能下降,术后恢复较慢,增加了肠梗阻风险[2]。炎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进食后呕吐、排气排便障碍,肠鸣音弱甚至消失,行腹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肠道广泛积气、积液,呈肠梗阻表现,是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3]。通常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周期一般在2周左右。若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可造成患者电解质紊乱、营养状态持续下降,肠道长时间蠕动不能恢复,待腹腔内粘连形成后可发展为粘连性肠梗阻,延长治疗周期,甚至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方法包括禁食水、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生长抑素使用、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4],可联合促进肠蠕动方法治疗,必要时联合小剂量激素减轻肠道炎症,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也很重要。患者发生炎性肠梗阻时,需禁食水,完全依赖于肠外营养的方式供给能量,因此营养支持在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营养支持除补充必要的水、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要注意补充每日所需的糖、脂肪乳及氨基酸。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橄榄油脂肪乳,患者对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研究发现橄榄油脂肪乳具有保护免疫、肝胆及内皮细胞的功能,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对减少重症患者感染率也有一定作用[5-6]。

直肠癌患者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较其他常见的并发症(如出血、肠漏、腹腔积脓等)不同,其不同点在于其他并发症多可较早地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肠梗阻发生后,若肠道持续不通畅,进行肠内营养将会刺激肠道内分泌增加、加重肠道负荷,从而加重梗阻症状。因此在确认肠道完全通畅之前,需要完全依赖于肠外营养支持,所以梗阻患者的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本例患者而言,所需能量约为0kcal/d左右,然而患者年龄较大,体格较小,不宜大量补液,以免引起心衰,而橄榄油脂肪乳可为患者提供一半的能量,从而可减少输液量而又能保证患者足够的能量摄入。经过15d的综合治疗后,患者消化道功能顺利恢复,人工肛门排气、排便较好,顺利出院。

总而言之,直肠癌术后出现炎性肠梗阻,应及早发现,尽快处理。充分的营养支持对促进患者恢复必不可少,选术后择恰当的营养制剂提供能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略

往期回顾

病例分享

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

急性消化道穿孔术后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

橄榄油脂肪乳剂在小肠部分坏死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病例分享

1例特殊肠梗阻术后并发肠瘘的围手术期营养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

橄榄油脂肪乳剂在肠梗阻围术期中的应用

病例分享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

长链脂肪乳注射液(OO)在克罗恩病合并肠瘘患者中的应用

病例分享

中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行肠内联合肠外营养的应用

病例分享

胃癌根治术后橄榄油脂肪乳剂营养支持治疗体会

病例分享

胃癌根治术术后吻合口瘘的营养治疗

病例分享

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病例分享

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营养支持:附1例报告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ss/4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