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故事15认识误区,拒绝踩雷

前两篇我们了解到了子宫肌瘤认知中的六个小误区,今天我们将带着大家继续探索,让我们一起探索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有哪些容易被人误解的呢!搬好小板凳了嘛,我们开始最后一课喽!

01

误区(七):一“切”了之

出于医学、医师、患者三方面原因,多数子宫肌瘤患者选择或者被选择了子宫切除手术。在美国每年大概有20万例肌瘤患者切除子宫,国内目前尚无确切的数据,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推测,国内至少每年有万例肌瘤患者子宫被切除。

英国有一位妇科手术学先驱VictorBonny(维克多.邦尼),早在年就出版了一本《妇科手术学》,这是最早的妇科手术学教科书,至今也是一部妇科手术学经典。他在这本书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章节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因为子宫肌瘤而切除子宫无疑是一次外科手术的彻底失败。这是一句十分严厉的话,撞击着任何一个妇科医生来内心。

那么,为什么医生和患者一直无奈地选择或被选择子宫切除术呢?由于手术技术、输血技术和手术感染等医学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50年代之前,出于生命安全考虑,医师和患者只能选择手术风险相对较低的子宫切除手术。

到了70-80年代,随着手术学进步和抗生素诞生,上述的医学问题得到了解决;然而,又一个新问题出现了:不断升高的宫颈癌。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性解放、性自由导致HPV(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转播,引发宫颈癌发生率明显升高。当时妇科医师建议子宫肌瘤患者选择全子宫切除,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预防宫颈癌、降低宫颈癌发病率。

90年代以来,随着宫颈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发展和进步,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进步,以宫颈癌为理由切除子宫的观念受到质疑。我认为如果手术切除子宫仅仅是为了预防今后的子宫疾病,这是一个十分不能理解和接受的选择。

在医学的历史上,有两个很典型的事件,一个就是“阑尾切除”,另一个就是“扁桃体切除”。在50-60年代,很多人为了预防今后发生阑尾炎,而切除了好端端的阑尾;同样,为了预防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而切除了小孩的扁桃体。这两个典型的医学历史事件都是采用手术的方法来预防疾病。当然,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样的选择了。其实,因为肌瘤而切除子宫与上述的两个例子有一些相似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嫌:为了预防今后的子宫疾病,选择了切除整个子宫,难道不是“重蹈覆辙”吗?

最近十几年,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又重新思考子宫肌瘤患者子宫是否必须切除问题。近年来,子宫肌瘤患者选择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随着子宫保留率提高,临床随访结果又发现新情况,人们发现保留子宫患者,手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很高,3年随访复发率达到30%左右,5年随访复发率高达50%,这就给保留子宫带来困难,如此高的复发率意味着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可能面临二次手术风险。

因此,彻底改变子宫肌瘤手术模式,使更多的子宫获得保留,必须解决术后肌瘤复发问题。医院妇产科长期致力于子宫肌瘤及其微创治疗研究,终于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治疗子宫肌瘤项目上取得突破。

该技术不仅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而且良好解决了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核心问题,我们的大样本临床随访资料表明,3年术后肌瘤复发率仅3%,较之前文献的30%,整整降低了10倍之多;此外,该技术还具有(1)拓宽了手术适应症,包括多发性肌瘤、大径线肌瘤、特殊部位肌瘤患者也能够成功完成手术,从而,使得更多子宫肌瘤患者能够完整保留子宫;(2)提高了手术质量,减少了手术出血、降低了术后病率和手术并发症,使得该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特点,更加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我们的观点:子宫肌瘤患者尽可能选择保留子宫手术。保留子宫的优点很多,尽管有子宫疾病的风险。

02

误区(八):子宫切除后会“变性”、“衰老”

尽管经过近百年的努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子宫切除仍然是目前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国内外资料介绍,肌瘤患者大概有80%左右的患者选择了子宫切除。

临床上目前有两种子宫切除的手术方式:子宫全切除和子宫次全切除,前者指子宫包括宫颈全部切除,后者指只切除宫体部分,保留宫颈。子宫全切除的主要优点是今后没有肌瘤复发及其他子宫疾病的风险,缺点是失去子宫,失去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子宫次全切除术,即保留宫颈,优点是保持阴道长度不变,不影响盆底结构的完整性,缺点也是失去子宫;此外,残留下来的宫颈今后可能还有宫颈炎、甚至宫颈癌的风险。

(子宫全切术后伤疤)

(子宫次全切除术范围)

有的患者认为,切除子宫就等于“变性”,或者认为会马上“衰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切除子宫后不会使人“变性”和“衰老”。与“变性”或“衰老”关系密切的应该是卵巢,而不是子宫。

当然有一个现象还是应该认识到,有资料提示,子宫切除后女性较之于正常女性可能提前1-2年进入更年期,提示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卵巢和子宫是长在同一个系统中,两者之间有“血脉相连”的关系,当子宫切除,卵巢自然处于“唇亡齿寒”之中,功能受到影响是可能的。而卵巢功能状况与女性“衰老”有一定的关联。

我们的观点:我们最近也对这种临床现象进行了研究,的确发现,切除子宫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有影响。

03

误区(九):子宫切除,别无它忧

前面已经提到,子宫切除有两种方式,对于做保留宫颈手术,即子宫次全切除的患者要重视今后还有宫颈疾病的风险。许多患者往往认为自己子宫已经切除不会再有妇科疾病,容易忽视残留宫颈疾病的风险,残留宫颈疾病主要指宫颈癌,也包括其他类型的宫颈疾病,如宫颈炎等。

残留宫颈疾病的发生率,和正常没有切除子宫的宫颈基本相同。此外,患者手术后一定要与医师确认一下,在做子宫切除的同时卵巢是否切除,切除一侧还是两侧。目前,大多数医师都会选择保留卵巢手术,至少保留一侧卵巢。保留下来的卵巢今后同样有患病风险。

我们的观点:子宫次全切除术后要求按照常规做宫颈普查,至少每年一次妇科检查。了解残留宫颈及卵巢的情况。

精彩推荐子宫肌瘤的故事(13)认识误区,拒绝踩雷(1)子宫肌瘤的故事(14)认识误区,拒绝踩雷(2)

END

————

素材来源

程忠平图片来源

网络(侵删)编辑排版

熊兵李佳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yy/5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