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肿瘤科与介入科共同配合成功为一鼻咽癌患者完成经皮胃瘘术,手术历时30分钟,术后患者就停止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开始经胃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治疗。该项新技术为肿瘤患者肠内营养通路带来新的解决方法,填补了我院技术空白。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就是治疗的主要目的。规范的营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提供必要基础。口腔、鼻咽、食道上段肿瘤患者往往死于不能进食引起的恶叶质,而常规的鼻饲管又不能长期置管,且置管后患者极度不适,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肠外营养费用高,易引起静脉炎、输液反应、营养不平衡等等问题,而胃造瘘术成为解决该困难的最好方法。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一项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经X光机引导,在皮肤与胃腔之间建立通路,通过营养管道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该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最大程度体显了介入治疗微创高效的治疗特点。
术中胃及瘘管
术后皮肤外瘘管
经皮胃造瘘术适用于:食管癌、鼻咽癌、舌癌等进食困难的患者,亦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者、厌食者、重症颅脑外伤者、严重颌面部创伤者等。
我院消化科目前已能开展胃镜引导下胃造瘘术(该方法可解决约10%不能经口腔进食的患者的问题),介入室也能独立开展介入引导下的胃造瘘术,该手术极大改善了临床对于肠内营养治疗的迫切需求,丰富了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法,标志着我院在营养综合治疗领域又掌握了一项新技术,必将为我市及周边群众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王雪松)
运营:宣传科
责编:欧晓然
排版:吴鸣明
校对:欧晓然陈松
初审:招荣辉
终审:郭冠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