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先生右下腹疼痛诊断阑尾炎,因错过手术时机只能保守治疗,准备三个月后择期行阑尾切除术,但出院不到半个月再次发作,因手术发生肠瘘的风险较大无奈再次保守治疗。为防止阑尾炎短期内再次发作,9月15日下午,医院普外科二病区宋德鲁和刘书先两位主任在内镜中心通过肠镜为裴先生实施了阑尾炎治疗术,成功冲出粪石一枚和较多脓性絮状物。次日,裴先生腹痛明显缓解,已经恢复正常饮食。
据省二院普外二病区主任宋德鲁介绍,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经典的阑尾炎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如果患者不愿手术或者错过手术时机就需要抗感染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也有加重和反复发作的风险。常规的阑尾炎手术治疗需要经腹腔手术,需要进入腹腔或者腹腔镜进入腹腔,腹壁留有疤痕,腹腔内操作也有肠粘连的风险;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阑尾有一定的免疫功能,阑尾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它里面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肠道淋巴屏障循环里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临床数据显示,很多切除阑尾的病人,肠道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可以间断性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种种不适的消化不良症状。另外阑尾腔跟人的肠道一样,可以储存人体正常肠道菌群(益生菌)。所以一部分患者有保守治疗的需求。还有一部分病人不明原因的腹痛而右下腹有压痛,怀疑慢性阑尾炎的,可以在做肠镜检查的同时行阑尾腔探查冲洗,如果是慢性阑尾炎,则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据宋德鲁主任介绍,阑尾炎的最常见的病因是阑尾腔梗阻进而发展为阑尾炎。通过肠镜下阑尾的冲洗、取石、扩张、引流。可以去除梗阻病因,从而治愈阑尾炎。治疗成功后,短期内病人就可以出院,部分患者可以在门诊完成,治疗费用低。而手术治疗均需切开腹壁进入腹腔才能切除阑尾,有一定程度的创伤,阑尾切除后相应功能缺失,还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粘连等诸多并发症。与其相比,结肠镜下内引流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无疤痕、症状缓解快、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病人“玩着手机”就可以轻松完成。并且保留了潜在的阑尾生理功能,开创了阑尾炎治疗技术新的里程碑。目前此项新技术近几年在全国部分省市成功开展,安徽省内尚无相应报道,医院的成功开展为省内患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部分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安徽省二院夏鹏程王晓璐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