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修养指南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26425.html

一、阑尾炎手术后饮食禁忌

消化道及腹部手术与饮食禁忌关系密切,必须引起重视。

1、禁忌任何食物的摄入:消化道及腹部较大的手术后,肠道处于低功能状态,须禁食。在手术后2-3天后,如肛门排气,则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予少量的流质饮食。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这段时间内,流质应清淡富于营养,并且要温服,避免将食物粗渣带入流质中摄入。改用少渣半流质饮食时,忌食带鸡肉、火腿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即使这些食品已经煮得很烂,也须等到手术后10天才能酌情给予。

2、忌油腻食物:即使到了手术后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也不能过早食入油腻食物。

3、忌发物:手术两周后,尽管恢复得很好,也已经拆线,但是这段时间机体抵抗力还是很弱的,炎症发生的危险依然存在,故必须禁忌发物。

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包括食道、胃、肠、肝、胆等手术,但其中有些小手术如阑尾炎手术则在手术后只需要禁食一天,第二天就可给流食,第三天半流食,第五天即可给软饭;肛门直肠手术则须林禁食2-3天,以后给予清流质、少渣半流质。饮食中限制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大白菜、香菜、蒜苗、韭菜、香椿、冬笋、毛笋、菠萝等,以减少大便次数和未消化的粗纤维对伤口的磨擦;口腔咽喉部手术,手术后6小时内禁食,在1-2天内禁食热流质,应以冷流质为主。

二、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好

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好,由于麻醉与疾病本身的作用,术后病人的消化功能会出现一定障碍,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及吸收营养。因此,术后病人进食时间不宜过早。非消化道手术者,一般在手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普通饮食。消化道手术者,则要根据手术种类与肛门排气的情况来定。肛门排气后开始喝少量水,如无不适,可吃流食(米汤、菜汤等),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面条、米粉等)、软食、普食,每餐不宜过饱。也不宜过早饮用牛奶,因牛奶性寒易致胀气。

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好,术后病人应食用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对于年老体弱者,应适当延长吃流质、半流质食物的时间,以利消化。而对于一般病人,在病情稳定好转后,可给普通饮食。

病人在食用流食期间一般多以甜食为主,如藕粉、橘汁等。但也有病人因不习惯甜食而厌食,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明显影响健康。此时若能适当选用瘦肉或鲜鱼熬汤,既能保证营养又能增进食欲,病人就会很快康复。

病人的饮食不宜过于精细。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好,病人常以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为主,忽略了维生素的摄入。而机体的修复是需要各种营养的,尤其是粗纤维食物。对手术后卧床的病人,含粗纤维的食物能起到增进胃肠活动,保持大便通畅的作用。因此,饮食中要配以一定量的蔬菜,尤以绿叶蔬菜为佳。

1、慢性阑尾炎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以及精神舒畅,因为这样便可避免机体抵抗力降低以致病变反复。

2、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应从饮食等方面进行调理,可以自我进行腹部按摩,病情不易改变者可试服通便药物,如麻子仁丸、通便灵、果导、番泻叶等,或用开塞露。但这只是暂时措施,不可长期依赖。

3、慢性阑尾炎患者饮食宜保持清淡,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好,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使大便保持通畅。一般来讲,对于温热性质的动物肉如羊、牛、狗肉应该节制,而葱、姜、蒜、辣椒也不宜多吃。对于那些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豆芽、苦瓜等可以择而食之。

阑尾炎手术后吃什么好

1、营养丰富、高糖、低脂肪的食物,如:哈密瓜、荔枝、菠萝、菠萝蜜等。

2、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玉米、猪肝等。

3、清热解毒利湿的食品,如:绿豆、豆芽、苦瓜、黄瓜、西瓜等。

4、术后宜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菜汤、牛奶、软面条等。

三、急性阑尾炎术后生活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个细管状器官,末端为盲瑞,多位于右下腹部,但也有变异而位于其他部位者。阑尾炎比较多见,任何年龄、性别都可以发病。急性阑尾炎是腹部的急性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力可发生腹膜炎,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病因和发病

引起阑尾炎的主要原因是阑尾发生梗阻(堵塞)。引起阑尾梗阻的原因有:(1)阑尾腔内导物。如粪块、小果核、蛔虫等。(2)阑尾壁狭窄。如以前患过急性阑尾炎,用药治愈后,阑尾壁结疤使阑尾壁变小。同时也能减弱阑尾的蠕动功能。(3)阑尾壁上的淋巴组织肿大,阑尾肿瘤等也可以导致梗阻。阑尾腔内有许多细菌,发生梗阻后容易引起发炎,使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产生坏死、感染而发病。炎症向外发展到阑尾外层或穿入腹腔内就会化脓,引起腹膜炎。如果炎症扩散,有可能引起肝脓肿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威胁生命。

(二)病人表观

1、腹痛: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腹痛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时往往是上腹痛(“心口”痛),与胃病相似,或是肚脐周围痛。一段时间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部,此后腹痛点就相对固定了。由于各人阑尾位置不尽相同,所以疼痛点也会稍有差异。有人可没有转移病的过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转移的时间各人不同,快则2~3小时,慢则1天或更长时间。

2、恶心呕吐:由于阑尾受到炎症刺激而活动增强,常引起胃肠道反应而出现恶心呕吐。多在腹痛数小时后呕吐1次,但不会出现频繁呕吐。

3、发烧:腹痛早期不会发烧。在炎症明显时体温升高,炎症加重则体温更高。

4、检查病人时,早期腹部可无任何异常,在炎症明显时可出现肌紧张及压痛。

(1)压痛:多在右下腹(视阑尾所在部位而定)。用手一按即感觉疼痛。按下后突然把手抬起,病人亦有疼痛感,医学上叫着“反跳痛”。阑尾穿孔后全腹腔都有炎症时则全腹都有压痛、反跳痛。但仍以阑尾部最明显。

(2)肌紧张:当阑尾炎症发展到表面时,炎症刺激腹壁使肌肉紧张。即与对侧比较此处腹壁摸上去感觉较硬。但如果阑尾已经穿孔全腹都有炎症时则全腹都有肌紧张。仍以阑尾部位最明显。

(三)家庭养护

急性阑尾炎是可以消退的,但消退后约有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复发。目前手术方法比较安全,绝大多数手术效果是良好的。非手术疗法主要是抗感染(即消炎)。但应当做好随时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以免延误治疗使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造成治疗困难。

1、家庭用药:用药要早,最好在炎症未发展成腹膜炎时能控制住。可选用以下药物:

(1)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6小时1次肌肉注射。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链霉素,每次0.5克,12小时1次肌肉注射。应与青霉素同时应用。

(3)庆大霉素,每次8万单位,8小时1次肌肉注射。

(4)先锋四号,每次0.5克,每日4次口服。

(5)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4~6次口服。

2、中药及偏方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毫升(6两),煎到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每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每日l剂。

3、营养和饮食

应给予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肉汤等。或半流质饮食,如粥、稀软面条等。如果准备住院手术治疗则应禁食禁水。

4、家庭护理

(1)手术前:应密切观察病人的腹痛情况,大便,体温和脉搏。应让病人休息好。有腹膜炎者应取半坐位(即病人坐在床上,背后靠在被子上)。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腹痛部位,可促进炎症吸收。

(2)手术后:因为肠道手术后胃肠活动暂时停止。进入胃肠内的食水不能下行,积于胃内引起腹胀。所以手术后不能吃喝。要等到胃肠活动恢复后才能进食。胃肠活动恢复的标志是能听到腹内肠鸣声(即咕噜、咕噜的叫声)或肛门排气(放屁)。术后肠管不活动,手术创伤处容易粘连。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一方面预防肠粘连,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胃肠活动的恢复。腹部手术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可以用些止咳、祛痰药物,如复方甘草片3片,每日3次口服。或用咳必清50毫克,每日3次口服。病人有痰是必须要咳出来的。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可以协助病人。即在咳嗽时用双手放在切口两侧向中间用力,可以减轻病人咳嗽时的疼痛。阑尾手术后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所以陪护人员如果发观病人有不正常的变化,如满腹疼痛;手术后3天体温反而升高;腹胀、肛门不排气;切口出血、流脓水等应及时和医生联系,以取得及时处理。如果医生嘱咐病人半坐位,陪护人应配合医生做工作,使病人坚持半坐位。出院后半月内不宜做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如挑水、打篮球等。

(四)注意事项

1、腹痛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可随便用止痛药。因为止痛后掩盖了病情,容易延误诊断而造成严重后果。

2、患急性阑尾炎后,如果家庭医院。

3、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及技术条件,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既使保守治疗痊愈后也容易再次发作,所以急性阑尾炎在有条件的清况下,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4、非手术治疗者,在用药时应彻底。在症状、体征消失后仍应用药—周,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5、住院治疗应听从医生安排。陪护人员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病人的工作。

6、阑尾炎病情及体征变化较大,有很多病人表现不典型。在没有把医院就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五)预防常识

1、增强体质,讲究卫生。

2、注意不要受凉和饮食不节。

3、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

四、阑尾术后有哪些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与阑尾的病理类型和手术时间的迟早有密切关系,未穿孔阑尾炎切除后,并发症发生率仅5%,而穿孔后手术者增加到30%以上,发病后24小时和48小时后手术者,阑尾穿孔率分别为20%和70%,所以发病24小时内,应即时切除阑尾,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内出血:术后24小时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多因阑尾系膜止血不完善或血管结扎线松脱所致。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的症状如腹痛、腹胀、休克和贫血等,应立即输血并再次手术止血。有时出血可能自行停止,但又继发感染形成脓肿,也需手术引流。

(2)盆腔脓肿:穿也性阑尾炎术后,腹腔脓汁吸收不完全,可在腹腔的不同部位形成残余脓肿。盆腔脓肿最常见,大多发生在术后7-10天左右,表现为体温再度升高,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肛指可见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隆起。应及时抗炎,理疗,无效时切开引流。

(3)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术后肠粘连的机会较多,与手术损伤、异物刺激和引流物拔出过晚有关。临床统计,阑尾切除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约为2%,为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总数的首位(占32%)。一般先行综合的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手术。

(4)粪瘘:可发生在处理不当的阑尾残端,也可因手术粗暴误伤盲肠和回肠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伤口感染久治不愈,并有粪便和气体溢出,由于粪瘘形成时感染已局限于回盲部周围,体液和营养丢失较轻。可先行保守治疗,多数病人粪瘘可自行愈合,如病程超过了3个月仍未愈合,应按排手术。

  (5)切口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慢性窦道和切口疝,三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4-7天,也有在两周后才出现。主要表现为切口处跳痛,局部红肿伴压痛,体温再度上升。应立即折除缝线,引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经敷料交换促使其愈合,或待伤口内肉芽新鲜时二期缝合至愈。如伤口内异物(如线头)清除不干净,引流不畅,可长期不愈,遗留有一处或几处深而弯曲的肉芽创道,即为慢性窦道。病程可持续数月,有的甚至一年以上,伤口时好时坏。如经保守治疗3个月仍不愈合者,可再次手术切除窦道,重新缝合。感染的伤口虽已愈合,但腹膜和肌层已裂开,小肠袢和网膜可由切口处突出于皮下疤痕组织处,称为切口疝。如有明显症状,影响劳动,应行手术修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