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造口的护理

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 http://m.39.net/pf/a_4475491.html

胃造口是在腹壁上做一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开口,直接进入胃内,其目的可用来喂食,供给营养,必要时也可做胃肠减压。胃造口可以通过传统的剖腹手术方法实施,也可经皮内镜下实施,或施行X线下经皮穿刺胃造口术及腹腔镜胃造口术。近年来,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已成为需长期行肠内营养的首选途径。口腔、咽喉部、食管及贲门部病变,不能经口腔进食;或吞咽困难及脑神经病变不能经口腔进食者均为胃造口的适应证。胃造口的导管可选用Foley导管、蕈状导管及普通硅胶管等。

(一)护理的关键点

(1)收集病史原发疾病,胃造口的原因、主要用途,手术日期,手术方式,造口性质及所选择导管的种类。

(2)临床观察

①胃造口有无渗漏及其原因。

②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糜烂等情况发生。

③胃造口有无肉芽组织的增生及其原因。

④营养管的固定情况,有无脱出或回缩及其原因。

⑤营养管有无堵塞及其原因。

⑥有无发生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情况。

⑦营养液灌注后有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⑧观察有无口腔炎症的发生。

⑨有无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发生。

⑩病人的营养状况和水分的监测,判断喂饲的效果。

(3)心理社会支持病人及家属是否接受胃造口,对灌食和营养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如何。

(二)护理方法

(1)术后一般禁食24~48h。

(2)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做好病情观察及出入量的记录。

(3)注意胃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防止胃液的浸蚀。发现胃造口有漏奶现象,及时更换敷料。灌食完毕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抹干,喷无痛保护膜。造瘘管放久会造成胃液或食物外漏,四周皮肤发红、糜烂,瘘管形成。故要经常检视胃造口周围皮肤,若造瘘口周围皮肤发红,每日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清洁皮肤,涂上氧化锌软膏或喷无痛保护膜;若造瘘口周围皮肤发生糜烂,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后,外撒皮肤保护粉,或用水胶体敷料;胃造口周围渗液较多或有瘘管形成,可用海绵或藻酸盐敷料,必要时上造口袋以收集渗出液,有利于胃造口周围皮肤的保护。胃造口周围皮肤有肉芽组织增生时,换药最好选择湿性愈合敷料,必要时可用销酸银烧灼肉芽。根据造瘘管的性质决定换管时间,进口的Foley导管:3个月更换一次,每隔7~lOd抽出气囊的水,再注水15ml。一般的Foley导管:14d更换一次。有些导管可以放置1—2年。

(4)确保造瘘管的固定,避免脱出或回缩。导管固定不牢或长期置管、固定导管的缝线松脱及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均可使导管脱出,一旦发生不仅使肠内营养不能进行,而且在造口置管的患者有引起腹膜炎的可能。因此,置管后应牢固固定导管、加强护理与观察,严防导管脱出、回缩。

(5)保持造瘘管通畅,避免导管堵塞

①导管堵塞的最常见原因:是膳食残渣和粉碎不全的药片碎片黏附于管壁内,或是药物膳食不相溶造成混合液凝固。发生堵塞后可应温水、可乐、胰酶等冲洗,必要时可用导丝疏通管腔。

②导管堵塞的预防:选用食物必须无渣,药物也应研碎,注意配伍禁忌。每次注完食物后,应注入温开水20~30ml,连续输注者也应每3~4小时注入温开水20~30ml,以保持导管的通畅。注水后,夹紧营养管近皮肤端,防止胃内容物倒流,同时可保持清洁,防止细菌污染繁殖。餐与餐之间注水lOOml。

(6)协助病人采取坐卧方式进行灌食,避免发生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胃肠内营养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很高。误吸最容易发生在胃内喂养者,误吸一旦发生,对支气管黏膜及肺组织将产生严重损害。有研究发现,误吸数秒钟内部分肺组织即可膨胀不全,数分钟内整个肺可膨胀不全,几个小时后可发现气管上皮细胞退行性变,支气管、肺组织水肿、出血及白细胞浸润,严重者气管黏膜脱落,误吸及吸入肺炎发生后应立即进行处理,原则如下:

①立即停用肠内营养,并尽量吸尽胃内容物,改行肠外营养。

②立即吸出气管内的液体或食物颗粒。

③积极治疗肺水肿。

④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治感染。

为了预防吸人性肺炎的发生,胃内喂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灌注营养液时及灌注后1h患者的床头应抬高30°~45°。

②尽量采用间歇性或连续性灌注而不用一次性灌注。

③定时检查胃残液量。

④对胃蠕动功能不佳等误吸发生高危者,应采用空肠造口行肠内营养。

(7)及时处理胃肠道反应

①恶心、呕吐、腹胀:肠内营养患者约有10%~20%可发生恶心、呕吐、腹胀。主要是由于输注速度过快,乳糖不耐受,膳食有怪味,脂肪含量过多等原因所致,处理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减慢滴速、加入调味剂或更改膳食品种。

②腹泻: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a.同时应用某些治疗性药物。

b.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使小肠吸收力下降。

c.乳糖酶缺乏者应用含乳糖的肠内营养膳食。

d.肠腔内脂肪酶缺乏,脂肪吸收障碍。

e.应用高渗性膳食。

f.细菌污染膳食。

g.营养液温度过低及输注速度过快。

一旦发生腹泻应首先查明原因,去除病因后症状多能改善,必要时可对症给予收敛和止泻剂,预防腹泻发生应从以上病因入手采取相应措施。

③肠坏死:该并发症罕见但死亡率极高,起病时间多在喂养开始后3~15d。患者无机械性梗阻和肠系膜血管栓塞的原因,主要与输入高渗性营养液和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引起腹胀,导致肠管缺血有关,一旦怀疑有该并发症出现,应立即停止输入营养液,改行肠外营养,同时行氢离子呼出试验、营养液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原因进行处理,防止肠坏死发生。

④肠黏膜萎缩:尤其是应用要素膳者。在肠内营养的同时,应用谷氨酰胺、蟾铃肽、神经降压素及生长激素可预防黏膜萎缩。

(8)肠内营养的治疗原则坚持从少至多,从淡至浓,循序渐进,均匀输入的原则,防止因过快、过浓、过多输入而造成消化不良。

(9)注意饮食温度适宜,每次灌食量不超过ml,了解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如出现胃肠道功能不良,应停止灌食,通知医生处理。

(10)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因口腔分泌减少引起口腔炎症。

(11)加强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及解除患者心理障碍。

(12)根据营养管的性质决定换管的时间。

(13)协助患者灌食,向患者或照顾者演示胃造口灌食的技术,并鼓励学习灌食的方法。

(14)评价患者或照顾者对胃造口灌食技术的掌握情况。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知护小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zz/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