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多年,术后圆结婚梦
年,小潘(化名)在无明显诱因下开始怀疑周围人都在排斥他,总认为有人说他的坏话,要害他。医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利培酮”治疗,但效果不佳,在坚持服药半年后改为服用“奥氮平”治疗,其症状得到了控制。病情好转后,小潘自行停药了2年,病情复发、加重。小潘的情绪极不稳定,情绪激动时会骂人,对家人满怀敌意,整天想着变成有钱人,不停的在网上买东西,买回来也不用,总认为有监控器,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想要害他,有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不出来,自己一人在屋内像是打电话似的与人对话,内容让人无法理解,在家中坐立不安,走来走去。医院住院治疗,调整了药物用药方案。因停药导致的复发小潘家人非常后怕,不敢再私自停药,每次用药都不敢怠慢,但是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越来越抗拒服药,症状时好时坏,药物治疗的效果变差,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逐渐凸显,小潘的家人不知如何是好。年,在病友的介绍下,得知任廷文博士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家人带着小潘来到我院脑科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工作中得知,小潘的病情一直很稳定。10月份,家人告诉我们下月小潘将步入婚姻殿堂。听到这一消息,我们也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
?
精神病人能结婚,确实很多人不相信,但是医疗上并不是说“一定”不行。精神疾病虽然不会“自愈”,但经过长期系统、正规的治疗,也能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即使是难治性精神病患者,也能重回正常人生活。外科手术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精神症状
精神外科是指用手术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国外已经过了70-80多年的临床论证,是一种安全、有效和成熟的技术,是除药物外重要、有效、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脑立体定向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相比以往因技术和设备落后,用手工计算手术靶点的盲式定位,新一代技术采用CT+MRI+DTI图像融合,可视化的自动计算靶点,达到精确定位,使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任廷文团队已经完成了余例手术,总体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预知、可控制、可接受、可恢复或可消失。术后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消除或控制,且患者自知力恢复,亲情认知正常,能主动接受治疗,关怀父母等,慢慢的可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总而言之,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复杂的难治性疾病,治疗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如果患者已经发展成为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在药物治疗基本无效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无论是采用外科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及病情来进行的。目前,我院脑科中心开展了视频会诊活动,有需求的患者及家属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