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最幸福的一件事,
就是和你一起尝遍世间美味。”
但有这么一部分人
由于口腔、食道病变或中风等多种因素
无法正常经口进食
连维持正常的肠内营养都是个大问题
目前临床上
采用鼻饲、胃造瘘等方案来解决
两条生命通道如果患者只需短期肠内营养支持(少于30天),且评估气道反射完好,可以优先考虑鼻饲。
但鼻饲可能会导致鼻粘膜、食道粘膜损伤;鼻胃管停留时间过长会破坏贲门正常功能,导致胃食管返流,加重肺炎、呼吸道感染;另外,鼻外置管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造成一定伤害。
如果是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大于30天)的患者,建议使用胃造瘘。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便,一般手术过程约10-20分钟,术后恢复快,管径粗,家庭照护方便,并发症少,关键是可注入食物种类多。
胃造瘘患者如何进行术后管理?为了保护好这条生命通道,患者回家后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家中常备豆浆机、有刻度的碗和水杯、水温计、饲食专用注射器、敷料、棉签、苏打水(或碳酸饮料)。晨起、睡前刷牙,饭后“漱口”按正常生活需求护理口腔;早上起床在造瘘管道内注入-ml温开水,冲洗管腔;睡前在管腔内注入20-30ml苏打水(或碳酸饮料),停留约10分钟,再注入ml温开水冲洗管腔;每次饲食完毕,要求用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避免食物残留。
饭后要“擦嘴”?避免食物残留在瘘口皮肤周围,保持瘘口皮肤干洁,敷料干洁。“细嚼慢咽”食物研磨成糊状,注入速度不宜太快(大于20分钟),总量要控制(-ml),温度要适宜(37-40℃)。
护理穿刺口造瘘术后第1-2周,医院换药,医护人员需观察瘘口形成情况,有无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等;
沐浴时注意保护瘘口,可使用保鲜膜包扎,防止瘘口及瘘口敷料湿水,沐浴后及时清洁瘘口皮肤,更换瘘口敷料。
管理造瘘管固定在位、避免牵拉;避免锐器刺损造瘘管;
每次使用造瘘管上的调节器后应更换夹闭位置,避免长期在同一位置夹闭管道,导致局部耗损、断裂;
每日调整旋转造瘘管90-°一次;
注入物品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加速造瘘管老化断裂。
管理注入食物黏稠适度,温度适宜,总量控制,现用现配,营养搭配合理,适当补水;
医院使用营养液持续从造瘘口处输入时,应每4小时向造瘘管管腔内用注射器注入30-50ml温水,避免管壁上粘附营养液残垢,形成生物膜;
每天务必进行一次用20-30ml苏打水(或碳酸饮料)注入管腔内,并停留10分钟,再用ml温开水注入冲洗的护理流程。
两个固定造瘘管技巧推荐两个固定技巧
让造瘘管牢固又美观
↓↓
1.胶布绑带法2.自制专用衣
卫生社团讲科普期顶级专家、网红医生为你授课!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携手广东卫生在线开设“卫生社团”健康科普宣传专栏,发挥“两新”组织专业优势,向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权威健康科普资讯,助力常态化抗疫。(点击上方专辑可查看系列报道)
特别鸣谢:广东医院和卫生社团组织联合党委
作者
医院总院消化内镜中心护士长
编辑|阿芒尹蓁责编|张秀丽
供稿|广东省护理学会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文末说点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