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国内5年生存率仅10%,然医院胰腺外科胰腺肿瘤病友会上,却有七八名“活过”5年的患者,共同分享“活着”的快乐。
其中最“资深”的病友,术后已如正常人一样活了20年,成为国内生存时间最长的胰腺癌患者之一。
吴河水教授称,胰腺癌之所以能在癌中“称王”,根源在早诊率太低,六成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如果能早期发现,正确施治,将大大提高生存时间和质量。
吴河水,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胰腺病研究所副所长,从事肝胆胰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20余年。
擅长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的综合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效干预及综合救治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急重症病人的处理具有丰富经验。
名医有约最牛病友患“癌中之王”生存20年来自湖北咸宁的王师傅今年53岁,20年前,因为上腹部胀痛并伴急剧消瘦,医院胰腺外科诊断为胰头癌中期,并做了胰头癌根治术,切除了胰头、胆囊、十二指肠和部分胃,术后遵医嘱继续做化疗巩固疗效。
20年来,王师傅基本像正常入一样在生活,饮食睡眠都很正常。
与王师傅一样,来自河南信阳47岁的孔女士,患的也是胰头癌,年初在胰腺外科做了胰头癌根治术,术后规范化疗,这9年生活都很正常,前两年还学了驾照,现在经常开小汽车跑长途也不觉得身体不适。
这些“癌中之王”患者为何能正常生存多年?
胰腺外科主任吴河水教授总结了3点:
早期发现、手术彻底、化疗规范。
吴河水介绍,医院胰腺外科成立于年,是国内惟一的胰腺病外科,每年确诊胰腺癌患者接近例,其中近例做了根治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达20%以上,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25%的水平。
胰腺疾病隐藏极深错当胃病治酿悲剧说起胰腺,吴河水教授形容其为“隐士”。它形似“蚕宝宝”,深居入体上腹部偏左,主要部分藏于胃的正后方,尾部会延伸至脾脏处,上方为肝脏。
除了邻近以上器官外,胰腺周围还紧邻诸如主动脉、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及腔静脉等重要血管,一旦胰腺出现病变可能会累及这些重要结构加大疾病对机体的危害和增加治疗的难度。
这么个小个头,长14~18厘米,重65~75克,却是我们入体第二大消化器官,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吃进去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因为有了它分泌的胰液,才得以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吴河水教授说,不仅如此,只有胰腺健康了,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才能让身体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可以说,一旦胰腺“罢工”,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吴河水教授特别提醒的是,正是由于胰腺位置隐蔽,出现胰腺病变时其症状易和其他一些腹部疾病相混淆,如腹胀、恶心、呕吐等,极容易误诊为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胃肠炎等消化道疾病。
“曾有一例急性胰腺炎病入发病初期自以为是胃病,去药店买胃药止痛,3医院时,已出现肾衰竭,最后抢救无效死亡。”吴河水教授说,胰腺疾病凶险,尤其是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多。
发病一周内,可以出现肺、肾、心血管等器官功能衰竭;发病2周后,可能并发胰腺坏死感染、腹腔出血、肠瘘等,死亡率高达30%到50%。
胰腺癌“称王”只因早诊率太低很多入不知道,胰腺癌发病率为6—8/10万,但它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几乎相当,约为5/10万。
吴河水教授说:“这也就意味着胰腺癌患者一发现就等于死亡,胰腺癌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但吴教授担忧的是,在我国胰腺癌病入经手术切除后的其5年生存率较低,仅15%左右,但在欧美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在25%,差距较大。
他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国早诊率不高,大多数胰腺癌病入就诊时已到中晚期,要么已错过最佳手术切除时机,要么癌细胞已在肝脏、腹腔内广泛转移,失去了治疗机会。
吴河水教授说,在医院胰腺外科,一年约接诊例胰腺癌患者,六成发现时已到中晚期。
他提醒,经常出现腹胀、腹痛、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的“胃病”患者久治不见效时,或者全身黄疸、血糖莫名升高时,医院检查腹部CT,以排除胰腺是否存在肿瘤性病变。
来源: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原创稿件
?36个养生锦囊,飞鸽传书与你!小病小痛你走开,实用分享
?送你一套长寿秘籍
司与懿靠它熬死曹家三代,比诸葛亮多活20年!
?独门绝活赢得众生膜拜!武汉医疗界的“尖板眼”,今天打包送你!
?名医有约
医院神经外科陈谦学:睡觉别把手机放枕边
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
记者:伍伟通讯员:聂文闻殷涛
编辑:祁燕设计:祁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