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学生年度人物2017候选人

陈善稳,男,汉族,中共党员,第一临床医学院级博士生。曾获北京大学创新奖(学术类)、仲外医学奖学金。砥砺前行,科技创新

在博士生期间,他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论文9篇(均独立创作),累积影响因子30,发表文章质量及数量均创下普通外科既往研究生纪录,他在肠道屏障功能与炎症性肠病以及结肠癌化疗耐药性两个领域的工作均发表在该领域经典刊物上,包括《恶变》(Neoplasia)、《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及《生化药理》(BiochemicalPharmacology)等,其中《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为炎症性肠病领域顶级期刊(中国作者发文量仅占该刊4%)。他遵循着北医“厚道”的传统,踏踏实实做学问,发表文章时不唯影响因子是从,刊物经典老牌,水平卓越顶级,这一点得到了业界专家同道的高度称赞。

正因为在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他连续3年获评北京大学博士生创新奖(学术类),连续2年获评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两次获邀参加美国消化疾病周会议展示研究工作,并获邀担任《毒理学快讯》(Toxicologyletters)、《分子医学》(Molecularmedicine)、《分子营养学》(MolecularNutrients)及《科学报道》(Scientificreports)等多个杂志审稿人。

除基础研究外,他围绕炎症性肠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以及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研究进展撰写的多篇临床研究性文章也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在医学部和学院,他多次被选为优秀研究生典型在教师节表彰大会、奖励奖学金颁奖大会上发言,今年11月,他入围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项目选拔(北京大学仅8名)。

在科研方面表现突出的同时,他还带动身边的研究生同学积极投入科研工作中,他做的“如何做高效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报告在研究生群体中引起很大反响,鼓励大家积极面对实验中的困难,主动解决问题,拥抱竞争。身边的同学们有了实验上的难题以及课题上的困惑总喜欢向他请教,他总是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也喜欢带着同学一起请教有关专家,践行着“厚德尚道”的精神传承。

勤奋学习,艰苦实践

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生,他在外科临床轮转期间尽职尽责,有着关爱生命、无微不至为病患服务的职业大爱。

例如,他曾管理过一名肠瘘患者的日常治疗,肠瘘是最为凶险的外科手术并发症之一,病程长、对患者身心消耗巨大,目前死亡率仍高达30%,而充分引流、彻底清创换药在肠瘘的治疗中意义重大,两个多月,他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坚持每日为该病人进行40分钟的复杂换药两次,最终该患者腹部伤口愈合顺利出院,避免了再次手术以及更加恶化的结局,在这过程中,他用自己的坚持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与尊重,患者常说一天看不到陈大夫就心里不踏实。

他对待每一位病患的日常治疗都会给予精心投入与坚持不懈的关怀,患者们都对他给予最高度评价。曾经有一位40岁即确诊结肠癌的患者,本人高度紧张、情绪激动,拒绝配合检查治疗,陈善稳了解到患者只是出于对癌症的恐惧而性格大变,于是他联系家属,指导家属阅读对抗癌症与心理辅导的书籍并让患者了解到目前癌症治疗的巨大进展,以实例让患者看到了希望,最终该患者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规律化疗,目前心态积极,仍经常到病房找陈大夫聊天,患者及家属对北大医学生的专业与人文关怀高度认可。

医学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显著特点在于极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陈善稳的事迹正体现出了这种对于临床工作的热情与坚持,这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学生、优秀医生必须具备的素质。陈善稳在科研方面突出的同时,在外科临床实践中也在时刻传承者北大医学人一贯的“厚道”精神和大医情怀。

信念坚定,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研究生共产党员,他在导师刘玉村教授的言传身教下,传承了北大人、北大医学人身上坚定的理想信念,集中表现在他对党组织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对青年党员应当承担的责任的深刻理解与践行上,他的言行总让身边同学感觉到正能量,他从不畏难抱怨,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以及未来我国生物医学发展充满信心,并将踌躇满志投入其中。在研究学习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年在医学部研究生会外联部担任副部长期间,曾为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论坛的成功举办积极筹款,筹到资金占该年赞助总额的三分之二,有力保障了此项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切实起到先锋带头作用。

赞赏

长按







































白癫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