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续航经皮内镜下造瘘术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031015887528028&wfr=spider&for=pc

为80岁老人打开营养通路

80岁高龄的李奶奶,因晚期食管癌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已经有一年半了,在经历了保守治疗、支架植入术后症状一度缓解,近一周再次出现进流食困难,体重下降严重,日渐消瘦,不足40公斤。患者就诊医院,找到熊英主任,熊英主任经过综合评估后提出采用内镜下造瘘术来帮助病人进食。

手术在内镜中心完成,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手术全程12分钟,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营养液经造瘘管输注顺利,患者家属欣喜之余对我院的医疗水平赞叹不已。

营养支持是肿瘤患者治疗中重要部分

很多晚期肿瘤患者都是因为营养不够呈恶病质状态,免疫力极度下降,不能对抗肿瘤甚至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成功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还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手术、放化疗的耐受性,延长生存时间。

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应用

内镜下胃造瘘术的全称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简称PEG,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营养液通过PEG喂养管直接输注到胃内,以达到肠内营养和其他治疗目的。适用于有正常的胃肠功能却不能经口摄食的病人,为提供长期的肠内营养通道而设计的。广泛应用于烧伤、食管癌、头颈部癌等人群,甚至严重的颌面部创伤、渐冻人、脑卒中、厌食症患者也能从PEG中获益。

操作步骤

?常规方法进胃镜,利用胃镜光源确定穿刺点;

?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切开皮肤,以套管针垂直刺入胃内;

?拔出针芯,送入环形导丝;

?插入圈套器,套紧环形导丝,与胃镜一起退出;

?将拉出口腔的环形导丝与造瘘管末端的环形导丝呈“8”字型环扣套牢;

?牵拉腹壁侧的环形导丝,将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贲门到达胃内,由腹壁造瘘口拉出;

?再进镜,观察造瘘管头与胃壁接触是否合适,固定造瘘管及连接头。

以往常采取鼻饲管或外科胃造瘘,但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大弊端:长期留置鼻饲管容易使患者感到鼻咽部不适,易引起鼻咽和食道黏膜溃疡、出血、狭窄、吸入性肺炎,影响吞咽功能训练,此外,鼻饲管容易被患者自行拔出;外科手术胃造瘘需在手术室进行,麻醉及手术过程较复杂,术后护理复杂、并发症多。

PEG是一项实用的内镜治疗技术,与传统的外科胃造瘘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经济、术后容易护理等特点,并发症明显降低,目前已基本替代了传统的外科胃造瘘术。此外,PEG管可留置时间长达1年,操作方便,平时不用可固定在腹壁上,不影响患者参加社交活动。

总结

临床上许多吞咽困难或摄食障碍的患者,如食管癌、喉咽癌、脑卒中、渐冻人、厌食症等,需要为这类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因此,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给了我们极好的选择,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通路,延续生命。

我院内镜中心已成功开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这项技术,在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方面也日臻成熟,期待更好的为广大病患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谢长访

视频:侯丛然

审核:熊英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8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