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美容变重伤,非法医疗整容机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现如今不少姑娘

当然也有小伙子

为了美选择去做美容

但美容行业虽是热门行业,却也是朝阳产业,无证经营、伪劣产品、虚假宣传等乱象丛生,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在暴利的驱使下,许多不法分子瞄准了“商机”,动起歪脑筋,甚至开设了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案例再现

年5月9日被害人马某某在寻甸县某美容店做美容的时候,被犯罪嫌疑人方某推荐做一种新的减肥疗法——“肠道水疗”,其作用被“吹”的天花乱坠,有美白、祛斑、排毒、通便等功效。被害人马某某就决定体验一下。但被害人却不知道所谓的“肠道水疗”是一种医疗手段,也就是“灌肠术”。灌肠属于侵入性的医疗行为,且具有一定的临床适应症,只能在正规医疗机构在卫生技术人员的操作下进行。做了10多分钟后,被害人马某某就觉得肚子不舒服,并于当天晚上医院确诊为因灌肠导致直肠损伤、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经四次手术后,虽保住性命,但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经昆医附一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被害人马某某腹部损伤致肠瘘评定为重伤二级;小肠部分切除术后评定为七级伤残;直肠切除术后评定为九级伤残。

法官释法

经调查了解,犯罪嫌疑人方某经营的美容院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某也未取得医师资格证相关证书,却堂而皇之的给顾客开展灌肠这种侵入性的医疗行为服务,并造成被害人重伤,其行为已经构成非法行医罪,方某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待她的将是刑罚的处罚。

现实中,有一些仅有生活美容资质的美容机构,违规超越经营范围开展医疗美容服务。该类商家为谋取暴利,往往会使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及无生产厂家等来路不明的“三无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所谓的“美容服务”,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消费者应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美容产品及服务。在接受美容服务时,要查询产品是否经过正规备案,认清医师资质,并注意保存记有所购买商品品类、服务项目、消费价格的凭证,以备必要时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延伸

最后,小编提醒各位爱美人士选择医疗美容时要做到“五看”:

一看资质。正规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会在醒目位置悬挂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没有该证的,肯定是非法医疗美容场所。

二看环境。医疗美容项目和收费应当公示,并有医疗收据(发票),医疗美容行为一般在医疗机构的美容手术室(或治疗室)进行。

三看人员。进行医疗美容服务的必须是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的医疗美容主诊医师,不是一般的医生,更不是一般的美容师、理发师等。

四看流程。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会在医疗美容项目开展前充分与消费者交流手术流程是否合适,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和技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如实书写病历文书。

五看药械。微整形是医疗美容的一种技术。微整形注射使用的A型肉毒素是医疗用毒性药品,包装上有“毒”字标识;注射用的玻尿酸是医用材料,是按照医疗器械进行审批的。进口药品或材料必须标有中文标识。

您想看的都在这里

基层普法共献法律“暖心包”共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

感恩新时代巾帼普华章

强排查、勇担当——共建和谐氛围保障“两会”胜利召开

朋友圈“晒图”有风险,小心不法分子找上门!

互殴与“正当防卫”有差别,两者你可要分清!

元宵佳节将至,禁放规定要牢记,违法行为不可犯!

基层普法行全力共护会前和谐安宁

开车谨防“路怒症”,做好情绪管理远离违法行为!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