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发现,很多过分爱干净,并且喜欢吃肉类食物的人,更容易消化道患病,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疾病。
近些年,消化道疾病的高发已经从原来的西半球,开始蔓延到东方,这主要与饮食习惯改变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也随之改变,过去亚洲地区以谷物为主要食物,蛋白质的摄取多数通过豆类,只有过时过节才会食用动物蛋白质。
而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摄取蛋白质的主要途径已经改变为肉类与奶食。传统的饮食习惯改变后,便会出现新的疾病,这便是近几年流行的克罗恩病!
一般来说患上克罗恩病,早期症状会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排便困难、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消化道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梗阻、穿孔、腹腔脓肿、肠瘘、出血、甚至癌变。
克罗恩病患者从有症状到确诊,一般平均1~3年。病程常为慢性、反复发作性,多见于青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约85%的患者可出现腹泻,40%~50%的患者可有血便,出血部位主要为回肠和结肠。出现腹痛可表现为持续性钝痛,回肠病变常出现右下腹痛,进食后可加重,常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约20%的患者可有肠外表现,口腔溃疡常反复发作。超过一半的克罗恩病患者,会并发低位小肠的狭窄。
对该类患者,平时就要少吃残渣较多的食物或全流饮食,对腹痛及其他症状的减轻有所帮助,在炎症受到控制后,可尝试进食高纤维食物。
乳糖主要被乳糖酶分解,乳糖酶通常存在于肠内膜。一些克罗思病患者缺乏该酶,从而限制了牛奶和奶制品的摄入。能否耐受乳糖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检查而得出诊断,对此患者可向主诊医师咨询。
克罗恩病对人体伤害极大,如果发现早期症状,医院接受检查,尽早治疗。平时饮食不可太油腻,也不要太追求身体的洁净,过分的杀菌对身体也是一种危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