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ldquo腚rdquo思痛

来源:我想逗乐这个闷闷的世界

本文首发于果壳

“真痛”定律一:指没有经历过疼痛永远不知道疼痛有多痛,对别人的痛苦也无法感同身受,又称“巴掌不打自己身上不知道疼”定律。

“真痛”定律二:指疾病恢复之后不再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疾病复发,再次引起疼痛,又称“好了伤疤忘了疼”定律。

如果没说错的话,我应该是全中国最著名的痔疮患者了,

毕竟有两百多万人都知道我有痔疮。

事隔半年,每每回忆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那辣椒塞肛、万蚁蚀痔的感觉我没齿难忘。

发作的时候,我对着灯泡发下毒誓,再也不吃辣吃不健康的东西,再也不拉屎看手机,擦屁股一定擦干净,我还要定期洗屁屁,多吃水果蔬菜。若有违誓言,一定叫我万痔穿肛,痛不欲生。

痔疮恢复的第二天,为了庆祝我的康复和意外的走红,我的朋友们来到了家里,我们吃了一顿火锅。虽说是吃火锅,但我还记得自己誓言,于是我忍住了清汤寡淡的口味,而没有尝试更加美味的红汤锅底。

过了半年,我的自制力逐渐崩溃,我又过上了吃辣撸串作息不规律的生活。

什么?你问我是不是忘记了自己的誓言?

当然没有,那条誓言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于是我把那个灯泡打碎了。

痔疮给人带来的最大的痛苦就是它难以忍受的疼痛了,实际上,比痔疮更痛的疾病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痛“腚”思痛,了解一下疼痛。

什么是“疼痛”?

首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这种问题还用问?什么是疼痛?打你你就明白了!

事实并非如此,疼痛的定义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本质上来讲,疼痛是一种感觉,通常由身体损伤、病患或不良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不舒服感觉。

国际疼痛研究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疼痛定义为“由真正存在或潜在的身体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舒服知觉和心理感觉。”

但很多情况下,身体上并不存在异常仍可以感到疼痛,如幻肢痛、心因性疼痛(我说的不是女朋友假装肚子痛求关心的那种情况啊,特此声明)。

早在年,疼痛处理专家马戈·麦加费利首次提出一个在护理学界普遍使用的定义:“一个人说感到痛,这就是痛;他说痛仍在,痛就仍在。”(原文:Painiswhatevertheexperiencingpersonsaysitis,existingwheneverhesaysitdoes)。

——维基百科

嘿!这可真棒,我说我痛我就是痛!下次找老师请假说自己难受头痛,想回家休息,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说:“老师,疼痛学家马戈·麦加费利说过一个人说感到痛,那就是痛!我没撒谎,我就是痛!”

正是由于疼痛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疼痛的定义也很复杂。但疼痛本质上有利于机体,疼痛可以促进机体远离危险的环境以及发现身体的异常。

疼痛让汤姆远离危险

疼痛有哪几种?

既然大家已经了解了疼痛的定义(说了等于没说),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疼痛的分类。

大部分的疼痛都是痛觉感受器激活引起的,痛觉感受器是分布在全身的一种感受器,能够感受到物理和化学变化刺激,激活之后可以沿着神经通路到达大脑,引起疼痛反应。

位于皮肤的痛觉感受器

根据痛觉感受器分布不同,疼痛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体表躯体疼痛、深层躯体疼痛、内脏疼痛。

体表躯体疼痛是皮肤或身体表面组织受损而引起,由皮肤上痛觉感受器感应。由于其数量很多、分布密集,所以其产生的痛觉明显、位置明确但短暂。例如,小伤口和轻度烧伤引起的疼痛。

深层躯体疼痛是指来源于韧带、腱、骨、血管或肌肉等深层组织的疼痛,由躯体痛觉感受器感应。由于其分布较疏,只能引起隐隐作痛的感觉,且位置不明显。例如,扭伤、断骨和肌膜疼痛症候群。

嘎嘣一声,崴了脚踝

内脏疼痛是指来源于身体脏器的疼痛,由器官脏器的痛觉感受器感应,内脏感受器通常对炎症、缺血、牵拉反应敏感,但对切割、烧伤等刺激不敏感。内脏上的痛觉感受器更少,痛觉更迟钝、更不敏感。例如,姨妈痛、阑尾炎引起的腹痛、心绞痛等。

痛在妹子身,疼在情歌心

你到底有多痛啊?

“老公,我痛。”

“哦,多喝热水。”

“老公,我好痛啊。”

“啊?要不要我去给你买点药?”

“老公,我痛死了!”

“卧槽!医院吧。”

直男通常根据女人的语言描述采用不同的应付策略,这一思想与医生对病人的处理异曲同工。而采用语言描述自己疼痛并不准确,实际情况下,有可能说自己痛死的人其实并不怎么痛(矫情),而说自己还行的人反而痛的要死(淡定),所以就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指标反映疼痛的程度。

刀插脑袋,淡定就诊

临床上则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score)的方法评估疼痛的程度,拿一个专用的标尺询问患者疼痛的程度。

Emoji表情包在临床的成功应用

通过专用的标尺询问患者疼痛程度,而这一过程通常是连贯的,可以观察患者疼痛剧烈程度的变化,并明确镇痛治疗的有效性。

不要害怕,尽情镇痛!

“诶呀,这点痛都忍不了。”

“没事,忍一忍就过去了。”

“止痛药对身体不好,会上瘾的!”

“用啥镇痛分娩啊,对孩子不好的!”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中国传统的观念总是习惯地认为痛一点没啥、痛是能忍的、止痛药都是有害的,无痛分娩更是恶魔。还有传说中的刮骨疗毒,这样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疼痛治疗的严重不足。

·中国止痛药市场仅为美国市场规模的二十分之一

·出现中重度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占了67%,但治疗癌痛的比例却不到12%

·分娩镇痛已是一项成熟技术,美国分娩镇痛率为85%,英国则高达90%,而中国不足10%

·我国人口占全球的20%,但吗啡的使用量还不足全球的5%

全球吗啡使用量:数据来源见标注

截至年,我国吗啡人均消耗量增加至1.毫克,不到全球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人在深夜的痛苦,无数人的辗转难眠,无数人的产房尖叫。

郭德纲曾经说过,“劝你大度遭雷劈”,其实我想说的是“劝你忍痛遭雷劈”。

针对病因明确的疼痛,给予恰当的镇痛治疗,是每个医生应尽的责任,而要求适当的镇痛治疗也是每个人应享有的权利。

镇痛药物的种类很多,但总体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中枢性镇痛药物和解热镇痛药。

中枢性镇痛药:又称麻醉性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还包括芬太尼类药物、哌替啶(杜冷丁)、可待因,通过激活阿片类受体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不仅能够减轻疼痛,还能够改善情绪,因此具有一定的成瘾性。这些药物药效不同、成瘾性也不同,但都需要专业医师根据不同疼痛程度开具处方治疗,在临床上也受到严格监管。

吗啡——阿片类(opium)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又称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减少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前列腺素、血栓素的聚集可以引起局部的慢性疼痛。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这些药物通常为非处方药物(OTC),也不具备成瘾性,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消化道损伤等副作用。

琳琅满目的解热镇痛药

痛,就镇痛!不同的药物适合不同的疼痛类型,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WHO称之为镇痛治疗的阶梯方案。

第一阶:轻度疼痛(VAS1-3分),往往为炎性疼痛、慢性疼痛,如骨关节炎、姨妈痛、痔疮痛、牙痛,适合解热镇痛药,和一些辅助用药。

小怪兽用手打

第二阶:中度疼痛(VAS4-6分),往往为炎性疼痛、术后疼痛、轻度癌痛,适合弱阿片类镇痛药,可以联合解热镇痛药,和一些辅助用药。

中怪兽用脚踹

第三阶:重度疼痛(VAS7-9分),为癌痛、分娩痛、严重的术后疼痛,适合强阿片类镇痛药,可以联合解热镇痛药,和一些辅助用药。

BOSS怪兽甩大招

情歌提示:镇痛只是治标,镇痛的前提是已经明确病因,而解决疼痛问题的关键还是解决原发疾病,镇痛治疗会掩盖原发疾病,不利于诊断。未明确病因的疼痛是疾病的表现,医院就诊,不能用镇痛治疗掩盖疾病。

唱不完的情歌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能治愈白癜风吗
中科医院承办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