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伊人rdquo半年内做

作者:伊人    编辑:上善若水

申明:封面主图、文前图片源自网络

提示:点击上方"突友回音壁"↑快速订阅本平台

   概要

  本文病友年8月17日行L4/5椎间孔镜手术(术前半个月并无明显症状),术后三月余恢复工作,仍然久坐。她术后五月余出现严重症状,于年3月7日再行L4/5椎间孔镜手术,至术后三月余有时连续活动两小时无症状。

  伊人

     病情发展过程

  我出生于年,在某保险公司担任主管,开会、培训经常久坐。年夏季的一天,我久坐起身时腰突然疼痛起来,医院拍了核磁,被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随后到老年康复中心就诊,医生开了两盒黑膏药。我只贴了三张,症状就完全消失了。此后九年多没有复发过,这期间一点保养意识都没有。

年,右臀部和右小腿外侧偶尔轻微疼痛(一年发作四五次),每次只要蹲下休息一两分钟,再站起来活动三五分钟,症状就会消失。我根本没有把这点小症状放在心上,照常穿高跟鞋、开车、久坐。

年,右臀部和右小腿外侧轻微疼痛的次数增多(一个月会发作一两次),每次只要蹲着歇上五分钟,再站起来按摩按摩右臀部,十来分钟后症状就会消失。我仍然照常生活和工作,不曾在意这点小毛病。

年春,右小腿肚偶尔会缺钙般抽筋疼痛(且右小腿外侧酸胀),通常只持续一两分钟就会消失,我以为这点症状可能是穿高跟鞋累的。只要症状一消失,我就又风风火火地工作。4月21日,公司组织员工去泰山四日游,我登山游玩走了不少路,一点症状也没有,玩得非常尽兴。

5月和6月,我白天上班,下班就带孙女。就这样忙碌五十多天后,抱着孙女时右臀部会疼痛,走不了多远,不抱孙女的时候一点症状也没有。

7月上旬,我照常开车上下班,有时从座位上起来腰部酸胀,下车活动一两分钟症状就会消失,医院看看。

7月16日下午,医院就诊,退休返聘的L医生建议拍CT检查腰椎。次日下午,我取了CT片,看见诊断报告上写着“L4/5椎间盘突出,L3/4、L5/S1椎间盘轻微突出”。于是去找L医生,他仔细看了片子,然后便查体,我双下肢抬到九十度都没有疼痛感。他说:“你五十来岁了,有这样的腰椎挺好的,没什么大问题,休息休息就好了……”L医生连药都没有开,我当时认为他是在敷衍而已(现在我对这种揣度充满歉意),医院找专家看看,回家后便开始打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一个错误的决定

  7月底,我上门给一个客户办理报销理赔手续,他说4月份在M医院做了椎间孔镜手术,术后两个月恢复工作,三个月后就能开车,康复得还挺不错,建议我挂专家号看一看。他所说的M医院就在本地,我想挺方便的,找个时间去看看,心里会踏实些。

  8月3-4日,公司组织员工去安徽池州两日游,我连续坐车三个小时没有任何症状,回家后也没有出现不适。后来科室又计划8月9-12日组织员工去杭州旅游,由于这条线路我已经去过,便放弃了这次机会,打算利用这段时间挂个专家号,检查、了解一下老腰的情况。

为了能顺利看上星期三的专家号,我决定提前一天去拍核磁共振。8月8日(星期二)我开车前往M医院拍片,往返途中都没有任何症状。

9日上午取了片子,诊断报告上写着“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轻度退变”。W专家看了看片子,然后便查体,我双下肢抬到九十度都不疼。W专家说突出得很严重,建议做椎间孔镜手术。他说这种微创手术风险小,只有一个小刀疤,恢复快,术后半个月就可以逛街买菜,一个多月就可以恢复工作。并说周五就有空床位,可以来办理住院手续,下周就可以安排手术。

我一听感觉挺好的,心想之前每次发作疼的时候蹲下去也不舒服,在人前挺尴尬的;再说术后一个多月就可以恢复工作,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并不大;况且W专家说突出很严重,我只要做了手术,不就解除后患了吗?我以为只要把突出物拿掉就万事大吉,就像做阑尾炎手术,只要把阑尾割了就能解决问题,反正长痛不如短痛。我是个非常干练的人,做事干脆果断,当即决定做这种手术。医院呆着很无聊,不如周一再办住院手续,便开车回家了。

现在回首往事,我这次真是做了五十年来最错误最后悔的决定。如果一定要找点儿心理安慰,只能说很庆幸住院后W专家让我选择做融合内固定手术还是椎间孔镜手术时,我没有选择做融合内固定手术。

   第一次椎间孔镜手术

  8月14日(周一)上午,我穿着高跟鞋上了两小时课,腰和腿一点症状也没有,本着“未雨绸缪”的宗旨,下午义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我在病房里走来走去收拾东西,同室病友很羡慕地看着我。有个病友问:“你家谁住院呀?”我说:“就是我呀!我来做腰突手术的。”病友说:“看你走路杠杠的,做什么手术呀?”我说有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做手术。他说:“看你走路不严重呀,我做手术是因为都不能动了……”我也没有多想,反正既来之,则安之。

次日上午,W专家来问我是做融合内固定手术,还是做椎间孔镜手术。我问:“什么是融合内固定手术呀?它和椎间孔镜手术有什么区别?”他说融合内固定手术要在脊柱上打钢钉,术后要休息两三个月,这种手术不会再复发;椎间孔镜手术只有一个小刀疤,但是容易复发。尽管医生已经提到“复发”一词,可我从来没有认真思考,也没有多问几句。突出物都拿掉了,还能有什么事儿呢?我根本就不知道“复发”是怎么一回事。

注:关于上段中提到的两种手术,敬请病友们阅读《谈谈椎间孔镜手术》、《谈谈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只有深入学习了解,才能做出理性的决定。点击本段中文章标题粗体字,即可在线阅读两文。关于手术前应该了解的内容,敬请阅读文末“若水温馨提示”第4点。

说明:上图是第一次手术前核磁影像资料,是保存在手机的照片。因该核磁片已遗失,故无法重拍高质量的图片。图片中黄色方框内即为L4/5椎间盘轴状位图。

8月17日,我在局麻下做了L4/5椎间孔镜手术。手术做了一个多小时,术中有四五次刺激到神经,右腿都不由自主地跳动了一下。手术结束后,我感觉除了伤口有点疼,没有其它不适。医生要求24小时后才能下地,我感觉良好,三个小时后就佩戴着腰围去上卫生间了。

第二天,右脚面轻微发木。我问主管医生这是什么原因,他说是水肿引起的,输液、吃药一周左右就会缓解。术后住院一周,我只有上厕所时才会佩戴着腰围下地,其余时间全部卧床。8月21日出院时,主管医生发了一张术后康复资料,让我按照上面的说明做勾脚、绷脚、直腿抬高等锻炼。

说明:上图为年8月21日出院小结。图片中红线标注的两处记录与事实不符。我第二次手术前疼痛剧烈,直抬腿仍然呈阴性。第二次手术出院小结上如实记录为“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详见后文所附图片)。

术后第八天至第十五天,我每天累计活动一个小时左右(术后半年内活动时都佩戴着腰围),只有吃饭和上厕所才少量活动一会儿,右脚面轻微发木的症状在此期间渐渐消失。手术半个月以后,我每天累计活动三四个小时,感觉身体状态还不错。

术后第二个月,我偶尔下楼取快递,每天累计活动四五个小时。9月26日,医院拍核磁复查(医生要求术后一个月复诊),诊断报告上写着“腰3/4、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医生说L4/5椎间盘突出可能是伪影。因为感觉良好,我就没在意检查结果。

说明:上图为年9月26日(术后四十来天)核磁影像资料。

术后近两个月时,我开始出门散步,偶尔上楼帮侄女照看一下她房子的装修(她家在同一个单元五楼)。有时候还跟着侄女出门采购,上车就躺在车上,有时下车走一会儿,感觉状态挺好。

术后三个月时,我偶尔会佩戴着腰围开车,感觉刀口处有点酸酸的,也没有当回事。11月下旬,我开始恢复工作,每周一、三、五上班,通常打车或坐地铁来回。上班第一周感觉腰部有点无力,坐十来分钟就起来走一走,第二周状态渐渐变好。我有时跟同事出去吃饭、逛街,都没有问题。 

   再次出现症状

  手术满四个月后,腰部力量恢复正常,我便不再佩戴腰围,开会、培训经常连续坐三四个小时,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周末有时外出玩耍,我能开车一两个小时无不适。

  同年12月29日,我因耳疾住院,顺便拍了腰椎核磁,被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L3/4、L5/S1椎间盘轻微突出。治耳疾的主治医生说:“你腰椎手术时间短,手术节段的突出可能是伪影”。在住院的十天里,我每天要坐着做两小时高压氧(中途休息时可以站十来分钟)。因为治耳疾期间腰的状态比较好,所以就没把手术节段突出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年1月27日,腰部又开始疼痛,我只好卧床休养,起床非常困难,必须要拽住床边,才能慢慢支起身体。那时南京下大雪,我想可能是天气不好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去复诊一下心里更踏实些。

2月1日,我医院又拍了腰椎核磁,取片的时候,医生说这次的影像表现比上次严重。第二天,医院复诊,请主刀医生看片。他看了片子,没有说什么,只开了一些药,让我回家吃药观察一下。

说明:以上二图为年2月1日核磁影像资料。

我心里有点不痛快,医院另一个专家的号。专家看了片子,然后又给我查体,说又有突出了,让我回家注意休息。 

经同事介绍,2月3日(星期六)我到浙江湖州一老中医处治疗,针灸、推拿时感觉很轻松,治疗结束后再贴上膏药。治疗两天后腰不疼了,但是右臀部、右大腿外侧至右小腿外侧、脚踝放射性疼痛。我虽然知道应该休息,但是因为年底工作繁忙,再加上性格比较要强,便又忍疼坚持工作。第二个周末我又去治疗了两天,老中医仍然给我针灸、推拿、贴膏药,当时感觉很好,回家后活动时疼得越来越严重,脊柱明显侧弯,躺着时一点症状也没有。

   第二次椎间孔镜手术

  腊月底,我行走时右臀部、右大腿外侧直至脚踝酸胀得厉害,并且剧烈地放射性疼痛,右脚一着地更是钻心地疼——自打出娘胎以来还没这么痛过,这是我第一次品尝到痛不欲生的滋味,生孩子的痛跟这种痛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平躺时及向左侧躺时一点症状也没有,向右侧躺时右臀部酸胀疼痛。因为起床后疼痛剧烈,我只有吃饭和上厕所才下床。

  2月26日,我挂了N医院的专家号,并办理了住院手续,再次做了核磁检查。X专家询问了症状,接着又查体,我双下肢都能抬到九十度。X专家仔细看了影像片,说手术节段原位突出,并且有神经粘连。他建议先保守治疗观察一下,接着进行针灸、推拿、牵引、输液、薰蒸等治疗。治疗八天以后,躺着没有症状,只要下床脚一着地,仍然疼得受不了。

  我受不了这种折磨,决定做第二次手术。X专家建议我找原主刀医生手术,说原主刀医生更了解第一次手术的通道。经我再三恳求,X专家终于答应亲自给我做第二次椎间孔镜手术,并详细讲解了手术操作的风险和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说也许能恢复得很好,也许会造成顽固性疼痛。他对比了术后四个多月和术后五个多月的核磁片,说现在疼得这么严重,一方面是突出比术前严重,另一方面有神经粘连,第二次手术可能比第一次手术疼得多。

3月7日上午,我在局麻下做了L4/5椎间孔镜手术。从准备手术开始计时,我在手术台上足足趴了三个小时,实际手术时间约一个半小时。正如X专家所言,这次疼得比第一次椎间孔镜手术厉害得多,右腿多次出现过电感(窜着疼)不由自主地弹跳。专家一边手术,一边跟我交流,不断让我反馈身体的感受。手术结束后,我已经疼得浑身发软四肢无力。专家让我咳嗽几下,我连咳嗽的劲儿都没有了。

下午五点多,X专家来查房。我说第二次手术前平躺时不疼,现在平躺时右臀部、右小腿外侧及脚踝疼痛,不过比术前行走时的疼痛程度要轻一些(这些症状持续了近二十天)。他要求我术后六小时下地,从即日起做勾脚、绷脚、直腿抬高锻炼,以防止神经粘连。并建议卧床为主休养一个月,全休三个月再恢复工作,没有要求做挺腰、飞燕,让我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锻炼。

第二天晚上,我躺在病床上泡脚(泡脚坚持至今),在用左脚轻轻搓右脚时右脚面和大脚趾轻微发木。第三天早晨,我向主治医生讲了症状,他说是术后神经水肿。八点多,我被推着去拍核磁复查。当天下午,主治医生在电脑上看了片子,说手术做得很干净。X专家来查房时,我跟他说右脚面发木,他说可能是术后水肿,也可能是手术后遗症,也许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才能恢复,也许一直都会有。只要能够不疼,已经是福气了,一切就交给老天爷吧。

3月10日,我办理了出院手续,躺在推车上到达停车场,然后躺在小车后座上回到家里。我开始严格卧床休养,只有大便时才会下地,行走时脊柱仍然侧弯(术后三个月才消失),右臀部、右小腿外侧及脚踝疼痛,躺着时这些部位也疼,总体来看疼痛在一天天减轻。

说明:以上图片为年3月10日出院小结。红线处文字记录与事实相符。第二次术后尚未拍片复查。

  出院后,我经常阅读   (关于“小猫咪”的案例,敬请阅读文末“若水温馨提示”第3点。)

  3月20日,我打电话向叔叔(父亲的堂弟)请教关于术后康复的问题。其实我早就知道他在年做过椎间孔镜手术,可惜第一次手术后有点自以为是,认为听医生的话就行,没有想到过向他请教。恢复工作后还曾在街头碰到过叔叔,可惜也没有向他请教。

  我跟叔叔讲了两次手术的具体情况,他说我第一次手术后上班太早,久坐就更不应该了。叔叔说他术后仍然疼痛,后来以卧床为主休养了三个月,半年内基本不出门,术后两年左右症状才完全消失。这两年里生活极为小心,非常注意保养。现在状态非常好,抱小孩、做木工活和各种家务都没有任何问题。他说我目前这些小症状时间长一些肯定会消失,让我好好躺三个月,千万不要着急,至少休养半年再上班。唉,要是我第一次手术后能及时跟叔叔交流,现在就不会躺在床上受这些罪了。我决定听叔叔的话,像他那样耐心地休养。

第二十天是个神奇的分界线,无论躺着还是行走,右臀部和右腿一点都不疼了,我心里非常高兴。此后我还是以卧床休养为主,少量增加活动时间。术后第四五周里每天累计活动半小时,第六七周每天累计活动一小时,活动时都佩戴着腰围,脊柱侧弯仍然存在。4月22日,翻身时腰部酸胀伴有针刺感,右臀部、右小腿外侧有点酸胀。这些症状持续了两天就消失了,我感觉和天气变化有点关系。

术后第三个月,我开始增加活动时间,从十分钟、二十分钟慢慢增加到一个多小时。5月22日,我开始做死虫式和五点支撑。到术后八十来天时,我连续行走四十分钟右臀部会发酸,躺下休息一会儿症状就会消失。

到6月上旬,我只有外出时才会佩戴腰围,有时连续活动两个小时没有任何症状。只要活动超过三小时,腰和右臀部就会轻微酸胀。6月中旬,脊柱侧弯终于明显好转。我尝试在外出时去掉腰围。在用左脚使劲地搓右脚时,右脚面和大脚趾略微发木,比刚术后那段时间轻得多,一般情况下没有感觉,完全不影响走路。我每天早、中、晚各锻炼二十多分钟,平板支撑、五点支撑各做三十个,另外再做三十个跪式伸展运动,锻炼后感觉非常舒服。

说明:上图即“跪式伸展运动”。图片出自   我非常草率地做了第一次手术,现在真是肠子都悔青了。手术后原本恢复得还不错,却因为无知不爱惜身体,以至于又挨第二刀,真是错上加错。如果在手术前能加入病友群,如果早一点      若水温馨提示

  说明:点击以下各段中文章标题蓝色文字,即可在线阅读各文,所有文章谨供参考。

  1、腰突症术后不宜过早久坐、开车,因为坐着时腰椎承受压力较大(见下图),容易导致症状重现,或直接导致二次手术。敬请病友们阅读《腰突症术后多久可以开车(坐车)?》、《“咫尺幸福”椎间孔镜术后二十余天长途驾车导致二次手术》、《我的术后康复观》。只有善待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享受生活。

  医院蒋毅教授在其《腰椎微创内窥镜手术术后注意事项》一文写道:“术后6个月内:椎间孔镜术后椎管内压迫解除,患者症状缓解,但纤维环的修复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在6个月左右(笔者课题研究显示),在此期间建议避免体育活动,尤其是对抗性强的。” 因此,病友们在术后半年内,一定要精心养护术中受伤的椎间盘。 

说明:上图源自网络

  2、腰突症患者及术后者请终身用心保养并科学锻炼,敬请阅读《腰突症患者及术后者日常保养注意事项》、《谈谈腰突症术后复发的六个问题》,尽量避免加重病情或复发。

  3、对部分椎间孔镜术后病友而言,康复过程可能是漫长、艰难、曲折的。敬请病友们阅读《写给术后有症状的病友》、《小猫咪”行L4/5椎间孔镜手术及康复情况》,愿病友们在康复之路上多一点耐心和毅力。      

  4、我反对盲目手术,也反对盲目保守治疗。每一位保守治疗的病友,都应该了解手术指征。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盲目保守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因无知而过度治疗。

手术与否主要看症状表现,影像表现只是一个参考,敬请病友们阅读《腰突症患者手术前应该知道的十点》。本平台主菜单“术前资讯”下设子菜单“手术指征”(见下图),有马尾损伤、足下垂专题文章,可帮助病友们了解马尾神经综合症及足下垂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危害,避免盲目保守治疗。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早期白癜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