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治疗疾病的需要,做了肠造口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造口术后除了不能随意控制粪便的排放以外,还会伴随有造口本身的并发症和造口周围皮肤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剧了造口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导致“三高”和“三低”。“三高”是指造口处不适和疼痛增高、造口用品的费用增高、造口袋渗漏现象增高。“三低”是指生活质量降低、造口用品使用时间降低、社交能力降低。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造口术后的护理重点。常见的造口并发症有:缺血和坏死、造口水肿、造口回缩、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造口脱垂、造口岀血等。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有:刺激性(粪水性)皮肤炎、过敏性皮肤炎、真菌感染、机械性损伤、造口处肿瘤、造口旁疝等。众多的并发症,伴随着的临时性造口患者一段时间,永久性造口患者的终生。所以,如何预防、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造口相关的并发症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各类造口并发症及处理策略分述如下:
08
造口周围皮肤病
1)刺激性(粪水性)皮肤炎粪水与造口周围皮肤长时间接触后,导致皮肤红斑、溃疡等炎症表现。回肠造口排泄物刺激性很大,一旦与皮肤接触,1小时内即可引起红斑,数小时即可引发皮肤表面溃疡。减少粪水对皮肤的接触,可避免皮炎的发生。引起的原因有:造口位置不理想;回肠造口平坦或回缩导致没有一个适当的乳头突起;底板内圈裁剪不合适;底板粘贴后过早改变体位;底板粘贴时间过长。临床表现为:造口周围粪水经常接触处皮肤发红;表皮破溃、渗液明显;皮损从造口底部开始蔓延,形状不规则,范围不等;疼痛;造口袋易渗漏
粪水性皮肤炎的护理措施
1)提倡造口术前定位,选择理想的造口位置,避免造口周围皮肤不平引起粪水的渗漏。
2)理想的造口黏膜能高出皮肤,尤其回肠造口者,对造口回缩者可选择凸面底板,以抬高造口基地便于排泄物的收集,减少渗漏现象。
3)底板内圈的大小应合适,一般直径大于造口1-2mm,内圈过大使造口周围的皮肤外露,外露皮肤易受粪水刺激#可常规使用防漏膏,尤其是回肠造口者,可弥补内圈过大的不足。
4)对造口平坦后周围皮肤不平者,造口袋粘贴后应体位保持不变15分钟,并用自己的手轻轻地按压在底板处,使其在体温的作用下与皮肤粘贴地更牢,避免因体位的改变而使底板内圈与皮肤分离,粪水即刻渗漏至皮肤
5)造口底板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天。
过敏性皮肤炎
用的造口用品均可引起接触性过敏,皮肤接触部位出现红斑、水疱。自觉皮肤瘙痒、烧灼感,也有患者表现为造口袋粘贴困难。引起的原因:对肠造口用品内各类成分过敏,包括底板、造口袋、防漏膏、护肤粉、夹子、腰带、皮肤清洗剂等;造口底板黏附剂过敏者最多见。临床表现:过敏源接触部位皮肤出现红斑及水疱;皮损范围与过敏源有关,如底板过敏者皮损与底板的形状一致。不同患者相同品牌的底板过敏时,皮损范围、形状一致;自觉症状包括局部皮肤瘙痒及烧灼感;皮肤有渗出时造口袋粘贴困难,渗漏明显。
过敏性皮肤炎的护理措施
1)询问过敏史,并明确过敏源。
2)更换造口用品的品牌,原则上更换其他品牌的产品。
3)局部可外涂类固醇药物(洁肤软膏),在粘贴底板前将皮肤清洗干净,然后涂类固醇软膏,保留15-20分钟,再用清水洗干净,擦干后贴袋。
4)必要时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可缓解瘙痒症状。
5)严重过敏者或治疗无效者应转诊皮肤科。
6)过敏体质患者,可先行皮肤贴布试验。
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导致感染性皮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最多见,出现界限清楚的病灶,呈卫星状丘疹脓疱。引起原因:湿润,温暖,微酸的环境,如果底板开口太大则利于真菌生长;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如果接受抗生素或类固醇治疗或者抑制细胞生长的药物治疗,容易感染真菌;其他皮肤并发症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此时可能导致真菌滋生临床表现:严重的红斑;表面溢脓;感染区域周围的脓疱;灰白色的皮;刮屑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明确感染真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酵母菌感染。
真菌感染的护理措施
1)提供干爽环境,正确调整造口袋底板,必要时使用腰带、凸面底板、防漏膏。
2)局部抗真菌治疗,如制霉菌素膏、酮康唑坐软膏。
3)皮肤科会诊。
造口周围皮肤的机械性损伤
造口袋更换过程中粘胶需从皮肤上反复现表皮撕脱。引起原因:因撕离造口底板时过急或用力过分,导致皮肤表层被撕开;更换造口袋太勤;药物、射线对皮肤脆性影响。临床表现:皮肤发红;皮肤表皮被撕开,表皮脱落、糜烂甚至溃疡疼痛。
造口周围皮肤的机械性损伤的护理措施
1)重新评估患者更换造口袋的技巧。
2)撕离造口袋或清洗造口周围皮肤时动作要轻。
3)使用黏性较轻底板,或全猪油膏底板。
4)理想的更换造口袋的频率是至少4天一次
造口处肿瘤造口处岀现新生物
质硬、糜烂、易岀血,常伴有全身肿瘤转移情况。取活检送,病理检查能明确诊断。引起原因:大肠多源发癌;肿瘤转移;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引起的造口皮肤与黏膜交界处的肿瘤。临床表现:造口旁逐渐肿大,造口部疼痛,岀血,溃疡,肿瘤组织坏死恶臭;严重者伴有造口狭窄。
造口处肿瘤的护理措施
1)使用质地软的底板,建议使用一件式造口袋。
2)造口处出血时,用纱布压迫止血,止血后涂洒护肤粉。
3)减少底板的更换次数,以防损伤出血
4)建议使用带有碳片的造口袋,可减轻肿瘤坏死的臭味。
5)治疗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6)放射线照射可使肿瘤变少,减轻局部症状。
7)肿瘤严重阻塞者,可行造口重建手术。
造口旁疝
是指与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由各种原因使小肠或结肠经造口侧方脱岀所致。造口旁疝早期因临床症状轻微,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但随着病程延长、旁疝加重,最终将影响患者佩戴造口袋、体形外观及生存质量。引起原因:造口位于腹直肌外;腹壁筋膜开口太大;腹壁肌肉薄弱,如肥胖、老年、营养不良、多次手术等患者;持续腹内压增高,如慢性咳嗽、经常抬举重物、尿路梗阻、便秘等。临床表现:造口周围不适或胀痛;造口旁有肿块;肿块在站立时出现,平卧时肿块可消失或缩小;用手按肿块并嘱患者咳嗽有膨胀性冲击感;可扪及造口旁缺损。
造口旁疝的护理措施
1)永久性造口患者应定时自查造口两侧腹部是否对称。
2)使用造口腹带的注意事项:下床前佩戴使用;腹带先垫于腰部;造口袋从造口圈开口处拖出;腹带的松紧以不影响其呼吸为佳;腹带过紧,患者感觉胸闷时,可平卧将腹带松动;佩戴腹带前尽可能使旁疝完全还纳;因腹部有压迫感,故进食及餐后1小时内可暂时去掉腹带,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腹部松弛者术后应预防性使用造口腹带。加强腹肌锻炼嘱患者均匀地做收缩腹肌动作,随着呼吸,吸气时收紧腹肌,然后稍停顿,呼气时放松腹肌。每一个动作要慢,每天2次,每次30min。平时注意收腹。
1)控制慢性咳嗽,当咳嗽时,要嘱患者用手按压造口处,减轻咳嗽时腹壁的震动。
5)免肥胖和过度消瘦。
6)限制剧烈活动及抬举重物。
7)解除尿路梗阻及保持小便通畅
8)发生造口旁疝后造口灌洗者应停止灌洗。
9)凡有嵌顿、绞窄、梗阻、穿孔者,应手术治疗。
推荐阅读:
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策略(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