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消暑的野菜可不能乱吃

近日来天气温度依然居高不下,面对炎热的天气,下厨房就变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做饭辛苦,做出饭来又往往没有食欲。这时,简单易做的凉拌野菜就成了不二之选。只需在开水内焯熟后捞出,放入凉水中,待冷却后沥尽水分,放入盘子或碗中,根据个人喜好加入盐、酱油、醋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方便易做,清凉解暑。

马齿笕

味酸,寒。归肝、大肠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新修本草》有言:,“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癖癥瘕,小儿尤良。”《本草纲目》:“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现代研究认为其能升高血钾浓度,还有利尿和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其提取液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延缓衰老和润肤美容的功效。

除凉拌外煮粥也是一个好的食用方法:与梗米煮粥,在《圣惠方》中即提到马齿苋粥,将马齿苋与梗米同煮,不放盐和醋,空腹食用,可治疗热毒血痢。

但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忌服。孕妇禁用!

蒲公英

民间常称其味婆婆丁,味苦、甘、寒。归肝,胃经。《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是治疗妇女乳痈的要药。《本草备要》:“专治痈毒、疔毒,亦为通淋妙品。”作为常见的中药,可治疗痈肿疔毒,乳痈内痈,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现代研究认为,其有利胆、保肝、抗体内毒素及利尿的作用,其地上部分水提取物还有抗肿瘤的作用!

除凉拌外蒲公英也常用来泡茶,可与菊花,夏枯草等配伍使用,可清肝明目,可治疗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鱼腥草

又称折耳根,在四川等地人多喜食鱼腥草。鱼腥草除凉拌外,多用于煲汤,《舌尖上的中国》二中,也有一段关于鱼腥草煲汤的拍摄,在网上亦引起颇多争论。首先是,鱼腥草味腥,喜食者多酷爱此物,不喜者多难以忍受此物腥味,其评价多为两级化。同时,鱼腥草过敏的症状也不容小觑,值得注意。除过敏症状以外,鱼腥草中所含马兜铃内酰胺亦对人体有所损害,不可多食。

作为中药,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其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臌胀。”

这些平常会食用的野菜其实都是常见中药,其味寒,因此都是清热解暑之良品。但是也正是由于其味寒,因此不适合孕妇食用,同理,也不可常吃,在炎炎夏日里,偶尔一次的凉拌野菜可以清凉解暑,但野菜虽好,可不要贪食哦!解暑野菜尝一尝!

野菜性寒可清热,过食恐伤身阳气,孕妇最好不要吃,尝尝解馋即可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ss/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