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每日一练day48

护考倒计时距年护考倒计时53天每日一练(day48)

1..胆道蛔虫病疼痛特点为

A.剑突下“钻顶样”剧痛

B.持续性钝痛

C.阵发性绞痛

D.上腹部钝痛

E.持续性胀痛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1.A胆道蛔虫病为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2.患者,女性,12岁,急性右上腹痛5日入院,腹痛为钻顶样,间断发作,查体:体温36.5℃,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应考虑

A.胆囊炎、胆石症

B.胆囊结石

C.急性胆管炎

D.胆道蛔虫

E.胰腺炎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2.D胆道蛔虫病表现为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发作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疼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宛如正常人。合并胆道感染时,出现胆管炎症状,严重者表现为重症型胆管炎。体格检查仅有剑突下或稍右方轻度深压痛。

3.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腹腔引流液呈“胆汁”样,应考虑

A.正常引流液

B.低蛋白血症

C.胆瘘

D.胰瘘

E.肠瘘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3.C瘘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观察,若患者术后腹腔引流管流出“胆汁”样液体,结合其他表现如发热、腹胀或腹痛等,应考虑胆瘘的可能。

4.形成胆红素结石的主要原因是

A.代谢异常

B.反复胆道感染

C.胆囊功能异常

D.致石基因

E.环境因素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4.B胆道感染,特别是大肠埃希杆菌感染,产生细菌源β-葡萄糖醛酸酶,使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在胆道感染时胆管炎性黏液物质增加,凝聚作用增强,加以有钙离子等金属离子的参与,形成以胆红素钙为主的胆管结石。

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病人,非手术治疗期间提示需立即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的指征是

A.黄疸进行性加深

B.低血压,意识不清

C.胆囊肿大,有压痛

D.体温升高,脉速

E.细胞计数增高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5.B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若出现低血压,意识不清,提示病情恶化,可能出现重症胆管炎,应立即手术治疗。

6.下列胆道T管的护理不妥的是

A.妥善固定

B.保持通畅

C.每日按时冲洗

D.每日更换引流瓶

E.记录引流量和性质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6.C胆道T管不可冲洗,以免引起胆管破裂。

7.胆道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措施,二者不同的是

A.保持引流管通畅

B.每天更换引流瓶

C.观察引流量和性状

D.拔管前夹管观察1~2天

E.引流瓶不得高于引流出口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7.D一般引流管均应注意固定、通畅、观察和记录引流情况,拔管前一般不需要夹管,但T管较为特殊,拔管前需要夹管观察1~2天。

8.胆道T管拔除前夹管期间应注意观察的内容是

A.体温、血压、意识

B.腹痛、血压、体温

C.腹痛、呕吐、体温

D.黄疸、血压、意识

E.腹痛、体温、黄疸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8.E拔管指征为:黄疸消退,无腹痛、发热,大便颜色正常;胆汁引流量逐渐减少,颜色呈透明金黄色,无脓液、结石,无沉渣及絮状物,就可以考虑拔管。

9.患者,女性,41岁,既往有胆结石,晚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呕吐后腹痛未减轻,化验血淀粉酶为U/L,于今日住院治疗。饮食护理应为

A.禁食

B.少食多餐

C.高脂饮食

D.低蛋白饮食

E.低纤维饮食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9.A血淀粉酶为U/L提示淀粉酶升高,在临床上淀粉酶升高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而急性胰腺炎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就是禁食、胃肠减压,从而减少胰酶分泌使胰腺得到休息。

10.患者,男性,35岁,既往有胆结石,今日晚餐后突然出现中上腹痛,阵发性加剧,频繁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呕吐后腹痛未减轻,化验血淀粉酶为U/L。鉴于目前该患者情况,治疗原则应是

A.胃肠减压

B.流食

C.应用吗啡止痛

D.禁用生长抑素类药物

E.禁用抑肽酶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10.A根据患者目前的状况,应该先缓解症状使用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的原理,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通过胃管将积聚于胃肠道内的气体及液体吸出。

本套丛书紧扣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简称《大纲》),立足大中专院校考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大纲》基本考点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在《大纲》基本考试要求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章节顺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优化,并将难点、重点、高频考点通过图文、图表、口诀等形式进行总结,让考生备考更加轻松、高效!

购书请联系:-、-

或扫码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ss/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