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士的那些事十二麻醉恢复期躁

在麻醉恢复室工作近二十年,书上写的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全部碰到过或者见识过,当然这些并发症不是千篇一律的相似,而是各有各的不同,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机体,任何一种药品使用在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因此,每个人经历手术麻醉后,麻醉恢复期的感受和反应千差万别,麻醉恢复期会出现各种各样各不相同的临床表现。 

对于初入麻醉的医护人员来说,麻醉恢复期碰到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苏醒期躁动,苏醒期躁动会使医护人员感到身心疲惫。在麻醉恢复室建立之前,大部分病人麻醉后直接送回病房,全身麻醉后麻醉医生想尽早把病人送回病房,手术一结束就通过各种刺激促使病人快速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就可以送回病房,部分病人麻醉恢复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现象,麻醉医生觉得这样会吵会闹相对安全直接送回病房,病房护士承担了一部分麻醉复苏的工作。麻醉恢复室建立初期,麻醉医生习惯于之前的麻醉复苏经验,苏醒期躁动是普遍现象。一晚上有个急诊阑尾炎病人,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麻醉恢复期拔除气管导管后,病人术后力大无穷,任凭医护人员怎么安抚都没有效果,病人起身提着输液架追赶医护人员,因为他的意识不受控制,麻醉药品代谢不完全导致病人处于兴奋期,这样的病人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发生二次损伤。有些病人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时,说自己要去小便或下地干活等等,医护人员按压时,直接会咬医护人员或对医护人员拳打脚踢,等病人完全苏醒问他有没有记得发生过什么事情,病人一点都没有记忆。其中有一个3岁的儿童从手术床上搬到推车时,病人自主呼吸恢复麻醉医生拔除气管导管,转运过程中患儿烦躁几个医护人员按压不住,按住了手脚和身体,患儿的头到处乱撞,结果撞到了推车的护栏上导致前额部撞伤,局部红肿瘀青,因为苏醒期躁动导致患儿二次损伤。麻醉苏醒期躁动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发生躁动的原因很多,比如疼痛、麻醉药代谢不完全,导尿管刺激、认知功能障碍、心理因素等等,但是出现躁动要及时处理,才能避免病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处理躁动之前判断躁动的原因非常重要,这是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对其作出准确的判断,全身麻醉中有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麻醉等等,虽然全身麻醉使用的药物几乎都差不多,相同的麻醉药物对每个病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麻醉医生实施的麻醉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综合各种因素最后分析病人躁动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比如病人躁动时手不停地摸伤口,一般是疼痛导致,需要及时给予镇痛;导尿管刺激不适引起,手可能不停地拉导尿管,护士没有及时发现可能导致尿道损伤,可给予镇痛、少量阿片类药抑制导尿管刺激反应,等病人完全清醒能配合解释导尿管的不适感,一般病人都能理解,也可以在插导尿管时导尿管上涂利多卡因乳胶减少刺激等。认知功能异常引起时,可给予右美托咪啶处理。在处理躁动的过程中要了解所有麻醉药品的起效时间,药品作用高峰期及药品作用持续时间,这样才能更加精准处理麻醉恢复期躁动。

个人观点,在处理躁动时,最先最有效的药物是异丙酚因起效快静脉注射30秒至1分钟起效,维持作用时间短5-10分钟消失,不管什么原因引起躁动,首先使用1mg/kg异丙酚能让病人迅速安静,对病人呼吸循环影响不大,如果只是因为麻醉药物代谢不完全就使用一次二次药等病人完全清醒就没事了,如果疼痛引起就需要加镇痛药;如果认知功能障碍引起需要加右美托咪啶让病人镇静时间持续久点。这样快速处理躁动可以避免二次损伤(误伤医护人员或病人自身受到伤害)。(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ss/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