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胃肠专业常见疾病,也是普外科医生最常见的手术,也是可以几分钟完成到几个小时无法完成的手术,难易程度从一颗星到满天星。
目前主流手术方式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目前有三孔、2孔、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甚至有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目前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主要有:1阑尾根部生物夹夹闭,2阑尾根部细线双重结扎,3阑尾根部结扎后荷包包埋阑尾残端,4阑尾与盲肠壁交界处穿孔,采用间断缝合或8字缝合,该型易于发生阑尾残端瘘或盲肠瘘。
图一:阑尾示意图
图2:阑尾根部丝线双重结扎。
图3:阑尾根部生物夹夹闭
图4:阑尾根部坏疽穿孔,8字缝合。
阑尾切除术在普通人的认知里面属于小手术,以往常见的是切口感染,目前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后切口感染较以前减少,目前有部分医疗单位开展日间手术,更加加剧老百姓的认知:小手术。
其实急性阑尾炎可以化脓穿孔导致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的。阑尾无小事,出现并发症都是大问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出现阑尾残端瘘或盲肠瘘对医生和病友来说,心痛指数都是五颗星,超级心痛。
阑尾切除术后盲肠瘘多表现为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小肠液或粪便样物质,或腹腔脓肿,或腹膜炎,或高热。经临床表现可初步鉴别。
肠外瘘发生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水电解质丢失,致使内环境稳态失衡,循环血量不足,营养丢失,从而引起器官功能不全、免疫及代谢紊乱,肠道菌群移位,组织腐蚀,进而导致全身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肠外瘘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责任心。
图5:经腹腔引流管造影可见盲肠细小窦口,盲肠造影剂显影。
图6:黎氏双套管冲洗一周后造影。
阑尾切除术后盲肠瘘/阑尾残端瘘的发生多为术后5-14天,甚至更晚,早期发现可行确定性手术,盲肠切除+回肠盲肠吻合术,或末端回肠造口术,晚期发现多为充分冲洗引流,一般术后6-8周愈合,若不愈合3-6月后手术治疗。整个治疗过程相对漫长,但是和其他类型吻合口瘘比较仍属短疗程。整个治疗过程包括营养支持、抗生素、生长抑素、黎氏双套管冲洗等等。治疗过程和心理煎熬不在赘述,心痛指数五颗星。本人曾经接手过一例阑尾切除术后肠瘘重症感染的病友,总治疗费用80万。阑尾切除术后盲肠瘘/阑尾残端瘘发病危险因素:局部脓肿形成,阑尾根部穿孔,营养不良,术后肠梗阻,炎性肠病、肠结核等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常见手术,但绝不是小手术,可能会惹大事。本文仅仅描述术后阑尾残端瘘/盲肠瘘的相关知识。发生肠瘘后相对规范合理的治疗尤为重要。更多知识尽在脑海中。仅以科普而已。医学科普,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