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精益管理成果分

Q什么是精益项目?

精益项目就是通过项目实施,聚焦学科或环节问题,采集真实数据,科学根因分析,团队全员参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通过做项目凝聚团队,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医院管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11月29日,弘和仁爱医疗集团第二期医院医院多功能会议中心召开。24个精益项目通过8个多月的实施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医院建设和发展。

医院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以及员工代表到场聆听,比赛由质管科主任赵霖主持。

根据弘和仁爱医疗集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医院于今年3医院质量、安全与服务改善精益项目。全院各科室高度重视,从等级评审标准、制度执行、质量控制、工作流程、成本控制和运行效率等方面,对科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科室精益项目选题和实施进行了科学的设置。全院共上报选题项,其中重点项目60项。期间,院项目领导小组全过程督查,通过现场辅导、培训等推进项目落地。各学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QCC、PDCA、RCA等管理工具的运用,使管理、质量、安全与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精益改善项目,经过初步筛选,24个项目入围本次比赛。

精益项目参与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医技和行政后勤,内容囊括了病案管理、院前急救、合理用药、流程优化、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医院精细化管理。

会上,医院傅路红副院长介医院精益项目实施情况。他指出,医院提升管理能力,改善质量、安全与服务的需要;是等级复评标准细则达标的需要;也是落实集团系统管理中重点工作的需要。各学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行业标准和规范,发挥创造性思维,优化流程、在质量、安全和服务的提升上呈现了一个又一个亮点,今天将在24个项目中遴选出10个优秀项目参加集团精益项目决赛。他希望参赛选手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以优异的状态展现项目成果。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以PPT、视频形式展示了通过精益管理改善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的案例,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质量改进过程进行分享,展现了员工对质量持续改进精益求精和不懈追求,以及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而作出的努力。

党委副书记冯丽萍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各科室在精益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并作出点评:

一是百花齐放。以往精益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主要在护理部开展,已连续开展了四年。如今精益的种子已经撒向全院。涉及院前、院中、院后全过程管理,在各岗位、各环节都得以应用,精益化管理工具使用在全院遍地开花,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

二是流程健全。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优势,QCC、PDCA、RCA等管理工具得到应用,流程不断完善,精益化管控过程与结果得到了有效的呈现。

三是成果显著。通过活动,在提升管理、品牌、质量、安全与服务的同时,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职工获得感和成就感。今后将通过院周会进行推广,把项目的理念、做法、成果在全院得以效仿和复制,医院建设和发展。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现场评委打分,比赛结果揭晓!

通过精益管理,24个项目成效显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各获奖科室,看看他们的精益成果......

一等奖

病案室:降低病案首页填写缺陷率

病案首页是医保支付的依据,是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数据来源。住院病案首页填写客观、真实、完整,能准确反映住院期间诊疗信息。病案室通过下科室培训、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等改进措施,不断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病案首页填写缺陷率从15.98%降至9.34%,为医保支付和质量评价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呼吸内科(五):提高支气管镜检查舒适度

呼吸内科(五)本着“舒适医疗、呼吸顺畅”的理念,用多元化的宣教手段(包括视频、宣传册、心理关爱等)、规范的支气管镜检查护理路径、无痛气管镜团队的建立等,联合医疗、护理、内镜室、麻醉科等学科为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提供舒适医疗,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二等奖

急诊科:规范院前急救,护航生命安全

急诊科通过制度优化、流程细化、考核量化和环境美化的“四化”创新建设,使岗位职责更明确、流程执行更规范、人员工作积极性更高、急救环境更温馨舒适,有效地提升了院前急救质量,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以此打造规范化、可复制的院前管理模式。

内镜室:提高肠镜检查病人的肠道准备合格率

成功的肠镜检查,始于良好的肠道准备,25%的结肠镜检失败是由肠道准备不足引发。内镜室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的宣教视频、宣教彩页、预约登记单印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ss/1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