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珂通讯员刘泽林
近年来,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调动医卫人员积极性,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技术,众多患者纷纷回流基层卫生机构就诊。
医院,解决“人才饥渴”
年,乐东黎族自治县40岁患者颜先生,出现了阑尾炎切除术的术后遗症“右侧腰大肌脓肿”,再次手术后出现了引流液伴有食物残渣症状,疑似“肠瘘”。从那时起,颜先生身上时刻都要挂着一个引流袋。
由于经济原因,颜先生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直到年3月,颜先生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中心卫生医院派出的医疗团队的手术治疗,不仅病治好了,还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
据了解,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年年底,医院冲坡分院在冲坡中心卫生院成立,该院派外科、妇产科、内科等3名专家常驻冲坡卫生院,帮助提高科室医护水平。冲坡中心卫生院还组织12名医疗技术人员到医院、医院进修半年,学习口腔科、麻醉科、B超、妇产科等医疗专业技术。
“在这里帮扶一天,我们就要为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医院帮扶医生李志强表示。
此外,医院还与乐东黎族自治县志仲中心卫生院建立合作关系,创建了医院医院。中山大学中山医院还创建了乐东分院,已完成各类眼科手术例。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卫医院长期帮扶下,升格为乐东黎医院,并在医院的协助下创建了神经外科,完成了30多例开颅手术。
完善分配机制,提升基层人员干劲
多年来,基层医护人员收入低,成为阻碍基层医疗工作发展的一大弊端。
自年起,乐东黎族自治县财政提高了对基层卫生院的财政拨款比例,沿海地区按80%、山区地区按90%—95%的差额比例拨款,不足部分由卫生院通过自我提升服务能力、开展诊疗项目来补充。卫生院建立了优绩优劳的分配制度,形成了重实绩、重技术、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极大了提升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去年,乐东在2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县财政将上一年度销售基本药物的总额作为基数,一次性预拨80%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终再进行结算,多退少补。目前,乐东黎族自治县基层基本药物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达76.09%,确保基层患者可获得便宜的医疗服务。
打造智慧基层医疗机构,优化就医流程
近日,记者在冲坡中心卫生院看到,医院大厅整洁有序,所有患者实行叫号排队。冲坡镇居民刘阿公患有糖尿病,每次到卫生院挂号时,电脑系统就会自动显示他的基本信息。医生在诊疗时,会特别随访刘阿公的用药和病情变化等情况。
随着冲坡中心卫生院日接诊量上升,为了引导患者就医秩序,医院安装了排队叫号系统,分别与医生工作站、收费和发药工作站实现对接,进一步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缩短候诊时间。
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效率,冲坡中心卫生院在患者挂号时,电脑系统会自动识别出患者公共卫生服务情况,提醒医护人员,患者需建立电子档案或慢病随访等情况。公共卫生服务的前置,方便了慢病患者能及时随访,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慢病患者病情。
近两年,海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对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评审,乐东黎族自治县冲坡、千家、九所、佛罗等地的卫生院均获通过。其中,冲坡中心卫生院、千家中心卫生院分获年、年全省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