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超声描述急性阑尾炎有“蚓状回声条”的说法。一直以为只是“形似”,这个病例竟然“神似”!你可能会问:怎么有这么一说?且听我道来…
诊疗经过
患儿2月+,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中带血丝,量少,呈鲜红色。1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伴烦躁不安。
超声第一次检查如下,右中腹区查见“肠型团块”,可疑小肠套叠(下图黄色箭头)。“肠型团块”上方有个“管腔样”结构(下图红色箭头),当时想会不会是肿大阑尾但婴儿哭闹不止,加之婴儿阑尾炎实属罕见,没多下功夫鉴别。超声提示“小肠套叠”入院,嘱复查。
入院后查白细胞、中心粒细胞增高,临床未扪及“腹部包块”。距第一次超声6小时后复查。低频探头显示还是右中腹“肠型团块”--"同心圆征"(如下图),心里奇怪临床怎么摸不到。
习惯性换高频探头放大一看(下图),不对劲!这个形态像是条管腔圈了一圈,倒像是肿大阑尾绕了一圈。
患儿不停哭闹,清晰图像获得不易。喊家属给上个安慰奶嘴,再涂上耦合剂,放上探头一看,奇迹发生了!几十秒时间,包块形态竟然发生明显改变,典型的肿大阑尾啊!真的蠕动变形了,像蚯蚓一般,可谓“形神兼备”!!
急诊手术:腹腔内少量炎性渗液,阑尾长约6cm,直径1.5cm,网膜右下移包裹阑尾。腹腔内大量黄色浓稠脓液约cm,阑尾呈坏疽表现伴穿孔,其余肠管表面见少许脓苔。
心得
1、新生儿及小婴儿因进食液体奶,肠蠕动强,常抬起下肢换尿布,阑尾腔引流通畅,不易阻塞,阑尾炎罕见。所以一开始并没想到。
2、小婴儿病史采集困难,体征及症状不典型,常有发热、呕吐、腹泻、甚至便血等,易影响诊断思维。
3、婴儿大网膜发育不健全,对阑尾炎包裹能力差,即使阑尾肿大也有移动度,所以该病例可见阑尾随肠蠕动改变形态,这一现象在儿童及成人几乎不可见。
4、超声第一次检查提示的小肠套叠并没在手术中发现,可能是自然松解,也或是炎性水肿的回盲部结构。
5、诊断阑尾炎一定要用高频探头探查,分辨率高,鉴别诊断更有意义,有时甚至得出的与低频超声迥异的结论。
6、新生儿、婴幼儿因生理解剖特点对炎症局限能力差,易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抗感染能力差,症状较成人重。因此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治疗非常重要。
心探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