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远古 >> 远古介绍 >> 姓氏名的由来

姓氏名的由来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753196.html
在中国与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要想与之沟通,通常会讨教对方的姓氏,总要问“您贵姓?”。姓氏和姓名时一个人的符号,知道了您姓什么,别人就好称呼您了。那么姓氏和姓名是一个意思吗?姓、氏、名的由来又是如何呢?姓的由来--以母为姓现代社会,姓氏是一个合成词,我们通常把姓又称作姓氏,但是在远古时代,姓和氏是分别两个不同的概念。“姓”的起源要追溯到古时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主要是血缘关系的标志。原始时代,子女不知其父,只知其母。在这种制度下,姓就成了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作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姓,人所生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所以“姓”字从女从生。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里,子女跟母亲,以母亲为姓,具有同姓的人,都有一位共同的女性祖先。这样,姓就成了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不同姓氏之间可以互相通婚,而同姓氏族之间则禁婚。中国最古老的“从女而生”的原姓有十多个,如姬、姜、姚、姞、姒、妫等。氏的作用--区别贵贱“氏”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分支。在商周以前,姓是用来区别婚姻和家族渊源的,所以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只有贵族才有氏,而贫贱者则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姓的形成主要用于帝王或大型家族,且数量很少,以母姓为主,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的起源于姓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数量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秦汉之前,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姓和氏的使用场合是有区别的。氏的大力发展是在周朝时期,因为广大的地区和土地需要控制,将土地分封费大量的诸侯。而各诸侯国的后人及其下面的贵族大夫大都以封国或封邑等名称作为氏,导致氏的繁衍越来越多,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由于后来氏越来越多,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趋向融合,不再严格区分。汉代以后,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中国人的姓氏基本上在两汉时期已经确立,跟今天通用的并无二致。姓和氏合意之后,从古至今,绝大部分的姓氏都是由最初的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来的。姓亦氏,氏亦姓。个体的觉醒--名姓氏是家族的,名是个人的。从只有“姓氏”到“名”的出现,也意味着私有制经济的出现。关于“名”的由来,《说文解字》里有这样的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就是说,天黑后,大家互不认识,要以代号相称。“名”也就此出现了。“名”的最初作用就是为了增强个体的辨识度,因此以代号相称的名的形式逐渐通行开来。从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占仆的形式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到儒学的兴起,名字的讲究也越来越复杂。古代姓氏的来源多种多样,从封国的国名、封邑的地名、家族排序到官职谥号等等,形式各异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这便是姓、氏、名的由来。中国的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一座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种学、遗传学、生物学的宝库。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1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