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三步曲

在吃出一种文化的中国人眼里,恐怕很难有什么比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造成的不良反应以及其对吃饭的影响更痛苦的了。

头颈部放疗所致的味觉敏感度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放射性口干等,胸部放疗所致的放射性食管炎以及腹部、盆腔放疗所致的放射性肠炎、肠衰竭等,既会影响营养物质摄入、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全过程,导致营养不良的发生或营养状况的恶化。营养不良反过来又加重了肿瘤患者的病情。

那么,应该如何规范放疗患者的营养治疗呢?

测得准

让我看看你的病情

为避免可能出现的体重丢失,患者放疗前应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总分≥3时说明需要继续评估营养不良等级,借此预测放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之后是否需要营养治疗。

营养不良等级评估采用的是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数值<9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生存期更长。

接下来的最后一步则是在一次放疗后评估急性放射损伤分级(图2),并根据下图(图1)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营养不良等级和急性放射损伤分级会不断变化,需要不断进行再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图2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

选得对

打开正确解锁方式

口服营养补充(ONS)是首选的营养治疗方式。对于ONS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需要进行管饲营养,但不推荐放疗前常规预防性置入营养管,不过存在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考虑:明显体重丢失(1个月内5%或者6个月内10%)、BMI18.5kg/m2、严重吞咽梗阻或疼痛、严重厌食或头颈部肿瘤预期将发生严重放射性口腔或食管黏膜炎者。

患者需要管饲营养时,首选鼻胃管(NGT)。当NGT无法满足营养需求或患者需要长期人工喂养(30d)或患者行头颈部肿瘤放疗时,可优先选择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J)。

不推荐常规肠外营养治疗,但当患者无法通过肠内营养(如严重放射性黏膜炎或严重放射性肠炎)满足营养需要时,则需联合部分肠外营养或选择全肠外营养。

给得好

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

建议每天给予患者25~30kcal/kg的能量,随着放疗进行和患者活动强度改变,该能量需求需进行动态调整,且随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增加。

建议每天给予患者1.0~2.0g/kg的蛋白质。

谷氨酰胺能降低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食管黏膜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而补充富含ω-3PUFA的肠内营养制剂可能有益于减少患者炎症反应和保持患者体重。

结语

作为恶性肿瘤最重要也是效价比最高的治疗手段之一,放疗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正面和负面双向影响。

进行规范、有效的营养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能够保持患者体重,降低放疗不良反应以及提高放疗的完成率和治疗疗效;另一方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附1:NRS评分系统

附2:病人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评定量表

参考文献:

李涛,吕家华,石汉平.放疗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8(01):29-34.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10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