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向日葵在线课堂科学家故事第七十期

中国肠外瘘治疗鼻祖黎介寿

小朋友们好!上一期我们讲述了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院士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国肠外瘘治疗鼻祖黎介寿院士。

黎介寿,年9月13日出生于湖南浏阳,普通外科专家,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

黎氏一门兄弟三人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在中国科学界是一段佳话。老大黎鳌是著名的烧伤外科专家,亲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烧伤病房,人们尊他为中国烧伤学界的泰斗;老二黎介寿被人称作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他是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老三黎磊石开创的中国肾脏病学,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年南京解放之后,黎介寿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从此致力于国家、军队医学事业的发展,在中国胃肠外科研究领域独领风骚。他是中国肠瘘治疗先行者。60年代创造性提出一整套肠外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70年代提出"设法使瘘自行愈合,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的新见解,这一创新的治疗理论使国内外医学界对肠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研究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腹腔感染、处理瘘口、营养支持、手术技巧等完整的治疗方法,解决了带血蒂管肠浆肌层片修补复杂肠瘘手术的难题,创造了运用腹腔灌洗引流控制腹腔内感染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肠瘘的自愈率并缩短了疗程。迄今为止,他所领导的研究所接收的例肠瘘病人,治愈率高达92.6%,例手术的成功率为99.1%,居国际领先地位。

年2月,在他的领导下,经过8年的实验,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获得了动物异体小肠移植实验的成功,这在亚洲尚属首次。

年3月12日,他亲自主刀,为一例患短肠综合症的患者移植了2.5m异体小肠,患者术后存活天。这一手术的成功打破了中国及亚洲小肠移植零的记录,使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

年1月19日,黎介寿再次成功地进行了亚洲第2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使医院成为全世界能施行这一移植术的9个国家中的24所医院之一,是当时亚洲唯一医院。

黎介寿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省部级以上高等级科技成果奖36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著作10部,参编著作31部。年1月,黎介寿领衔完成的"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是建国以来江苏省医疗界荣获的唯一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年4月25日被正式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永载史册,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苍生大医黎介寿一生忠诚、一生攀登、一生大爱、一生厚德、一生为梯,在爱党报国为民的实践中,有力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注入磅礴正能量。

摘自:《黎介寿传》节选——大医精诚-12-10中国工程院网站

黎介寿_百科更新于-09-15

文字编辑:郭晓静

校对、录音:邢瀚文

审核:郝志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