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类方之泻心汤

黄连一两(5g)黄芩一两(5g)大黄二两(10g)上三,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呢个,顿服之。泻心汤是清热泻火止血剂,首见于《金匮要略》,原文为:“心气不足,吐血,纽血,泻心汤主之”。吐血纽血,为上半身的出血,如何理解“心气不足”?后世许多医家认为是传抄之误,《千金方》作“心气不足”。心气与精神有关;不定是变动无常。心气不定,应该有精神不安,烦躁,以及心慌心悸等表现。方中黄连,黄芩同用可有除心下痞,当有上腹部的不适感,或疼痛,或嘈杂。大黄是泻下药,也是止血药,古代有将军丸一方,用单味大黄酒拌蒸晒后为末制丸,据明代名医龚廷贤说“治吐血不止如神”。大黄与黄芩,黄连相配。止血作用更强,清代名医陈修园说“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金匮泻心汤百试百效。”泻心汤证如下:1:吐血,纽血或出血倾向者;2:烦躁不安,面部潮红;3:心下痞,便秘。---吐血,咳血,皮下出血,纽血等出血性疾患多见本方证。医院用本方制成冲剂治疗溃疡病或炎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例,结果治愈8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5例,对照组72例去甲肾上腺素口服或止血敏注射液治疗,治愈38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高氏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肺出血例,经x线检查属肺结核出血60例,支气管扩张34例,肺癌者6例,心血管疾患5例,24小时出血量为60-ml.结果服药后2-3天内止血者53例,4天以上止血者44例,4天以上血未止而改西药治疗者8例。此外,也有报道用本方治疗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眼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痔疮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咳血,dic等。--以红,肿,热,痛为表现的感染性化脓性炎症多见于本证,尤其是头面部的疖肿,结膜炎,扁桃体脓肿等。有人观察例多种感染性疾患,结果表明对一般炎症均有一定疗效。对菌痢,慢性肠胃炎,结核,扁桃体炎,胸膜炎等疗效较好。对膀胱炎,尿道炎,子宫附件炎也有效,尤其对急性肠胃炎,扁桃体炎最好。有人报道用本方加川芎,当归,金银花,连翘,蒲公英,乳香,没药,甘草,治疗化脓性疾患75例,其中急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4例,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7例,多发性疖肿16例,疖肿合并淋巴结炎11例,外伤感染8例,急性脓肿等11例,单用本方治疗33例,并用或先用抗生素者42例,均获一定疗效。---心脑血管疾患可见本方证。日本广泛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卒中,脑梗死,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等见面红,便秘,头痛,胸闷,不安等症者。--精神疾患多属“心气不足”多见本证,如精神分裂症,失眠等。泻心汤用于慢性病的治疗,应注意识别患者的体质。泻心汤适用于人群大多属于实热证,其人体格壮实,面部潮红有油光,腹部充实按之有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易于鼻衄,或上腹痞闷,大便干结或便秘,尤其是舌质暗红,舌苔黄腻或干燥,体验或有高血压,血脂,血黏度偏高者。也就是说,大多属于大黄体质。平素精神萎靡,喜热畏冷,贫血,虚弱,便溏浮肿,面色黄白,肌肉松软,舌淡胖,苔白滑润者,是不适宜使用泻心汤的,这里证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的不同,不能误投,读者应加以注意。经方惠民中医十大类方之--黄芪桂枝五物汤黄煌教授医案笔记之--迁延性咳嗽黄煌教授医案笔记之--过敏性咳嗽冬病夏治正当时,“三伏贴”你预约了吗?中医十大类方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8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