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年荣登JU的中国学者一览

JournalofUrology

《TheJournalofUrology》是美国泌尿学会(AUA)的官方杂志,在泌尿学领域被称为阅读最广泛和高被引用期刊,拥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JUrol现任主编:JosephA.Smith,Jr,其年影响因子为5.。回首年,中国大陆学者在JUrol上发表多篇论文,在该杂志上收到国际专家的回复和评论,把中国泌尿外科学界的声音向世界传递。

JU中国文章有几篇?

EEU和JU的文章代表了当今世界泌尿外科领域的最前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年中国内地学者在JU上斩获颇多,一共发表12篇研究性文章,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分享如下:

此外,年中国学者在JU上也发表了一些letter,editorial和briefcorrespondence,感谢这些中国学者们为中国泌尿外科所做出的贡献。

JU中国内地文章简介

1.初次接受前列腺活检患者PSA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国人与西方人的比较

第一篇文章介绍了海军医院泌尿外科孙颖浩院士团队,通过比较国人与西方人在初次接受前列腺活检时的PSA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与西方人群在PSA水平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不同,中国人群的总体风险更低。这提示国内临床医生在根据PSA水平预测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时需要更加谨慎。

2.外部物理振动促进输尿管肾镜取石术后上尿路结石的排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第二篇文章介绍了来自华中医院泌尿外科叶章群教授团队和广州医院泌尿外科曾国华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关于外部物理振动是否能够促进输尿管肾镜取石术后上尿路结石的排出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该项研究认为外部物理振动联合输尿管肾镜取石较单纯输尿管肾镜取石而言,拥有较高的结石清除速度、清除率和患者满意度。

3.阴部神经电刺激与经阴道的电刺激对女性特发性紧迫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比较

第三篇文章介绍了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针灸科汪司右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认为,较经阴道的电刺激而言阴部神经电刺激更能够起到缓解药物难治性女性特发性紧迫性失禁的作用。

4.血供阻断肾实质肿物相关的肾部分切除术:预测因素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第四篇文章介绍的是来自中山大医院泌尿外科董文博士的最近发现。该研究通过回顾分析既往血供阻断肾实质肿物相关的肾部分切除术对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发现行血供阻断肾实质肿物相关的肾部分切除术更利于患者肾功能的恢复,然而,恢复情况还会受到术中缺血方式的影响。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估。

5.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在JU杂志连中四元

1)骨盆骨折尿道损伤的最直接处理方式是内镜下尿道会师术?还是膀胱造瘘术?

盆腔骨折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方式的选择,一直是泌尿科争论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处理方式为内镜下尿道会师和膀胱造瘘,然而具体这两种方式该如何选择,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医院泌尿外科傅强教授团队通过回顾性分析例盆腔骨折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方式,狭窄长度,随后的手术及预后发现,内镜下会师适合于轻度尿道损伤患者,而对重度尿道损伤患者,膀胱造瘘为更理想的急诊处理方式,为盆腔骨折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3-D尿道超声重建技术评估前尿道狭窄

逆行尿道造影提供尿道狭窄的部位和长度,已经作为尿道狭窄评估的金标准。然而,逆行尿道造影有明显的不足:对尿道狭窄长度评估的不准确性,无法尿道海绵体纤维化进行评估,对患者和医师的放射损害。傅强教授团队率先提出应用3-D尿道超声重建技术评估前尿道狭窄,通过选取57例前尿道狭窄患者和10例正常尿道志愿者,同时应用逆行尿道造影和尿道超声检查,并根据尿道超声影像进行3-D尿道超声重建,发现逆行尿道造影与3-D尿道超声重建在尿道狭窄部位和长度方面无明显差异,而3-D尿道超声可以显示海绵体纤维化程度。为尿道狭窄术前评估提供了一种安全,全面的评估方法。

3)经会阴股薄肌植入尿道成型术治疗盆腔骨折尿道损伤合并尿道直肠瘘经验分享

盆腔骨折尿道损伤合并尿道直肠瘘是泌尿外科的一个难题,目前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医院泌尿外科撒应龙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总结了经会阴股薄肌植入尿道成型术治疗盆腔骨折尿道损伤合并尿道直肠瘘。通过分析32例应用股薄肌植入经会阴尿道成型术的盆腔骨折尿道损伤合并尿道直肠瘘患者,平均随访33个月,发现手术成功率91%,证明了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盆腔骨折尿道损伤合并尿道直肠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4)口腔内黏膜长尿道形成术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从舌腹外侧表面获得的舌粘膜可作为尿道粘膜替代品。医院泌尿外科徐月敏主任医师团队通过分析既往手术病例,总结发现尿道成形术供体部位并发症主要限于术后第1年。该研究认为舌粘膜移植物是尿道重建的良好替代物,舌粘膜移植物尿道成形术是治疗长期前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

6.机器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I-II级下腔静脉血栓比较分析

第九篇文章介绍医院泌尿外科张旭教授团队开展的有关机器人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I-II级下腔静脉血栓的比较分析研究。该项研究发现,与开放式下腔静脉血栓切除术相比,机器人下腔静脉血栓切除术后患者围手术期疗效更佳,此外,还可获得与开放性手术类似的肿瘤学结果。

7.中段尿道悬吊术后超声与尿道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性

第十篇文章介绍的是来自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的WenLieming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发现,超声吊索越紧,应力性尿失禁的可能性越小,排尿时的逼尿肌压力越高。

8.评估肾癌假包膜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联

第十一篇文章介绍的是来自医院泌尿外科郭剑明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通过评估肾癌假包膜状态来预测患者预后,结果发现假包膜状态能够很好的预测肾细胞癌患者预后,且假包膜不完整提示预后极度不良。该研究为后续临床实践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9.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行膀胱扩大成形术时是否接受无反流处理的输尿管再植术的有效性和并发症分析:单中心11年经验分享

第十二篇文章介绍的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医院泌尿外科廖利民教授团队的经验分享。该研究通过回顾既往病例,总结认为输尿管再植术伴有隆起性膀胱成形术对低压或高度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连接处阻塞或输尿管迂曲、粘连和/或伴有严重的上尿路扩张患者有益,特别是对于这些病史较长的患者。

展望

随着我国泌尿外科学术的不断前进,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在国际泌尿学杂志平台上展现风采,体现了我国泌尿外科同道的好声音让世界来倾听,究镜平台祝各位同道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为世界泌尿外科添上厚重的一笔。

原创声明

本文为“究镜”收到的原创稿件,转载需获“究镜”授权并注明出处!

张蒙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87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