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安排体检,体检过后很多人纷纷感慨,以前最担心的是容颜衰老、身材走形,但是一旦到了拿体检报告都心慌慌的年纪,蓦然发现,还是健康最珍贵啊。
但其实,健康和身材、容颜不无关系,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胶原蛋白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气色和身材完全是可控的。比如纤薄的背、纤细的腰不仅展示身材,还是健康的体现;再有就是开朗的心情和温暖的双脚,是气血充足的表现,气血充足自然红光满面。
一、胸部保养
胸部是女性保养的重点,公司体检下来,女性朋友多多多少都会有乳腺增生的问题,尽管问题不大,但也是我们必须要去重视的一个地方。
因为这不仅仅是乳腺的问题,这背后还是肝气郁结、气机阻塞的情绪病。
乳腺增生在中医学上属于乳癖范畴,是“气疙瘩”,一生气,气上来了,血上不来,停滞在胸部,慢慢就增生(堵住)了。
所以调理乳腺增生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刮痧和按摩,可以疏肝理气、化瘀散结。
调理乳腺增生,重点刮这几个穴位↓↓↓
1、天宗穴
小肠经上的天宗穴是调理“乳痈”等乳腺问题的奇穴。
位置在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2、膻中穴
胸部中线是任脉的通道,是“阴脉”之海,也是调理妇科病的经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就是膻中穴,它是个“消气穴”。
位置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3、阿是穴
阿是穴——乳腺增生局部痛点,“哪疼刮哪”,先轻后重,点按、刮痧相结合。
4、期门穴
乳腺增生还要刮拭肝经上的期门穴,可以缓解肝气郁结、调理“乳痈”。
位置在乳头直下第六肋骨间隙。二、背部保养
纤薄笔直的后背,是衡量一个女性是否有“少女感”的标准之一,正所谓“背厚一分,人老三岁”,一点不假。
背部是我们人体督脉的区域,也就是阳气最盛的区域,所以背部太厚容易影响阳气的正常运行。
如果背部脂肪厚,压迫了背部经络,就会造成排毒不畅,毒素堆积,水肿、肥胖甚至疾病。
那么如何减背呢?
1、刮肩颈
先从后发际线往下刮,然后从大椎穴往两边肩膀处刮拭。
2、刮督脉
背部最重要的一个部位就是脊椎(督脉)。脊椎是人体年轻的第二道生命线,也是五脏六腑的反射区,因为五脏六腑的神经和血管都连在脊椎上。
督脉通了,气血运行通畅了,才能带走瘀积,滋养全身,祛除疾病。
3、推背部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刺激膀胱经,就可以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艾心提醒:
1、刮痧的次数不可以过于频繁,一般情况下,刮痧的频次应在上次留下痧印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刮痧比较好。
2、刮痧后不要马上沐浴,至少在2小时以后。
三、腹部保养
人体的衰老,常常会在腹部率先表现出来,比如:
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这是脾胃不和了;
腹泻,则是体内虚寒了;
便秘,可能是肠道内环境失调;
月经不调,内分泌系统紊乱;
......
腹部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小蛮腰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好看,纤细的腰肢也是健康的表现,“腹部软如绵,百病不来缠”,将腹部揉通畅、揉软,自然身体轻松,疾病难缠。
中医在调理疾病上的大方向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按摩保健也不例外,即实证时应该顺时针方向按摩,是为了泻;而虚证时应该逆时针方向按摩,是为了补。
总结来说↓↓↓
顺时针揉肚子,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有通便作用;
逆时针揉肚子,左下腹→左上腹→右上腹→右下腹,有止泻作用。
那么,既不便秘也不腹泻的正常人,该如何做?
没有病症的普通人,可以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打圈按摩。
先用左手掌按住腹部,右掌叠于左手上,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揉腹10分钟左右;再用右手掌上叠左手,逆时针方向揉10分钟左右。
(家里有按摩器的最好,效果更明显,也不会太累)
艾心提醒:
1、仰卧平躺为佳;
2、按腹时适度用力,以不引起腹部疼痛或不适为佳。
3、不要在过饥或过饱的情况下进行;
4、刚做完手术、月经期间的妇女、孕妇以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的人,不适宜按摩腹部;
5、腹内有肿瘤或胃肠穿孔、内脏出血、阑尾炎或腹膜炎等急腹症时,禁止揉腹。
四、脚部保养
都说“人老腿先老”,脚是女性阴血的根本,肾经、脾经、肝经汇集于此,而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经常艾灸双脚,活跃三条经络,可以疏通人体气血大本营。
其中脚部最重要的几个穴位一定要艾灸↓↓↓
1、三阴交穴
顾名思义,这是三条阴经的交会处,分别是肝、脾、肾,这个穴位对女性气血的生成非常重要,既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还能安神助睡眠。
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2、太冲穴
女人保养,以肝为先。太冲穴就是个养肝的大穴,可以消散肝气,平肝火。
在足背侧,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3、太溪穴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有滋肾阴、补肾气、温肾阳的作用。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4、涌泉穴
“肾出于涌泉”,指肾经之气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从这里涌出,灌溉四肢,滋润肾脏,可滋阴补肾,补足气血。
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分享健康,是一种善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