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大肠(盲肠、结肠、直肠)-食物的最终处理。
大肠的粗细是小肠的约2倍,长度比较短,约1.51m。是最终处理食物的器官。食物经过小肠的消化、营养吸收后,把食物残渣送入大肠,在大肠里,通过大肠粘膜吸收食物残渣里的水分和矿物质,再把不要的东西“固化”做成便。从食物摄入体内,到形成便、排泄出,一般差不多1-3天。
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在盲肠尾部有小指大小的阑尾,这是一个退化了的器官,常被认为没什么用。
结肠吸收水分和钠等电解质后,把残渣送入直肠,在直肠里暂时积聚,待残渣充满直肠,压力增加就有了便意。(注:吃得太少或肉食太多,食物纤维的量不足,正常的成人每天需要摄入食物纤维女性18、男性20g/天。食物残渣不能充满直肠时,没有足够的压力就不能产生便意。)
作为排泄器官的大肠,是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还有把便推向结肠、排空等集团性质的蠕动,所有的都是副交感神经担负的任务。蠕动快,则便开始移动,肛门括约肌紧张缓解,从肛门中把便排出,和便一起排泄的,还有很多肠道细菌,因排泄而净化肠道环境。
◎便秘、痢疾-交感神经紧张、气血流通障碍。
便是健康的晴雨表,身体状态好坏看看自己的便便就知道。不恶臭、不太硬也不太软是健康的证明。
便秘是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硬,造成排便困难的状态。交感神经紧张时,肠蠕动减慢,排泄能力下降。女性便秘还与女性特有的激素分泌有关,所以习惯性便秘的女性比较多,特别是神经敏感的人,小事儿和环境以及食物的质和量的变化都能导致交感神经紧张,排泄受到抑制。便秘时间长了之后,肠道中的有害菌和有益菌的平衡被打破,给健康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便秘的解消,现在的人常用泻药或灌肠。如果肠道习惯了被这样刺激后才蠕动,慢慢即使吃泻药也不管用了。泻药使体内的钾被过多排泄,使肠道呈紧张状态,不容易蠕动,反而是引起便秘的原因。而便血、长期便溏和排铅笔状便的男性便秘,则和肠道疾病有关,有必要引起注意。
痢疾,是便中水分没有被充分吸收而呈液状和泥状。这是感染了细菌或病毒,或者吃得过多、喝得过多、体寒、抗生素的副作用,或精神压力等引起的。
下痢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体试图从交感神经紧张状态中脱离,而自发地通过促进排泄,来调节自律神经复元的“副交感神经的排泄反应(好转反应)”(注:一些饮用元香湛露的客人反馈便溏,但身体没有不舒服,反而感到轻松,就是这种情况)。这时要保暖身体,饮食上不吃油腻、生冷及刺激性大的食物,适当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治疗
肠道在身体没有感觉什么异常时,痢疾和便秘交替反复发生,同时伴随腹痛,像过敏性肠道综合征的情况下,医生首先会当做痢疾来处理。为了止泻,用副交感神经遮断药剂,诱导交感神经紧张,交感神经紧张,排泄功能自然被抑制-止泻。但这是原则上错误的治疗方法。这种情况本身的原因就是交感神经紧张导致的,所以痢疾或便秘的情况下,应该优先改善便秘。
为促使副交感神经占优势,首先要适度的运动,改善气血循环状况、解除紧张,深呼吸、保暖身体、多吃食物纤维丰富的食物、摄取足够的水分、放松身心,要在这上面下功夫。便秘和痢疾,压力是原因。
肠道是很容易受到压力影响的,肠道内有独自的神经细胞网,肠脑相关性极为密切。甚至肠道被称为“脑根”、“第一脑”。当脑感觉到压力,肠道会直接受到压力刺激,而出现痢疾或便秘。相反,当痢疾或便秘时,刺激就传到脑。不从根本上解决压力问题,试图用药物控制痢疾或解除便秘,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压力大的人,为解消压力有容易吃多的倾向,因为消化吸收由副交感神经支配,吃饭(咀嚼)时是放松的。但中年以上,如果还依赖饮食解消压力,时间久了就可能高血糖,身体就将以糖酵解生成能量为中心,这又会招来其它疾病。日常多摄入能同时满足肠和脑、调整肠道环境的传统饮食和发酵食品,对肠道症候群(肠道综合征)来说是防病、自愈的上上策。(注:元香湛露虽然获得日本预防多种疾患的专利证明,但也是发酵食品,只是元香湛露的发酵分解能力远超普通发酵食品,是安全的发酵食品中的精华。)
◎溃疡性肠炎-交感神经紧张、气血流通障碍。
溃疡性肠炎,主要是15岁-20岁这个阶段多发,是一种肠道糜烂、溃疡性炎症疾患。是在比较浅的、到粘膜为止的炎症,从直肠一直到里面的结肠,只在大肠出现的连续性的、蔓延性质的症状。现代医疗认为:原因不明,可能是自身免疫和肠道细菌相关的疾病。(错误)
溃疡性肠炎初期,只在直肠到S状结肠发生病变,加重后蔓延到上行结肠、横行结肠,一直到盲肠。根据病变范围,现代医学把它分类成直肠型炎症、左侧大肠炎症、全部大肠炎症。症状的特点是便血、痢疾、腹痛等,而且症状激烈与缓和反复进行。
这个病也是从压力大引起的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增多的粒细胞破坏了大肠粘膜导致的。患者肠道内粒细胞多,痢疾是身体试图调节副交感神经反射,促进消化道排泄功能,来恢复自律神经平衡,是身体想脱离活性氧破坏粘膜带来的痛苦,而出现自我保护的反射调节。副交感神经反射时疼痛的原因是前列腺素分泌时发生的。(注:从免疫细胞上说,由于粒细胞过多,即活性氧自由基多而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元香湛露都能消解。)
但现代医疗不明白大肠炎症的原因,在治疗时常用一些消炎镇痛药,还不见改善的话就用人工合成激素药-类固醇,这些药能很快、暂时性抑制炎症,让人感觉不疼了、好了的错觉,其实是阻止了气血流通,反而是疾病恶化的原因。
身体所有的症状都是向着自然自愈的反应,用消炎镇痛药、解热药、止痛药、肠溶性氨基水杨酸等药剂,都会阻碍自然自愈。把炎症当做疾病对待、试图阻止炎症的见解,决定了现代医疗的范围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而停药虽然症状反弹,但痢疾的次数一定能减少。如果努力促使副交感神经占优势,症状也一定趋于好转,再加上能自我调节压力的话,会好得更快。
◎盲肠炎(阑尾炎)-交感神经紧张或副交感神经优势、气血流通障碍。
盲肠炎就是炎症发生在盲肠部位的炎症,10-20岁的人比较多发,初期是腹部、肚脐周围疼痛,伴随发热、呕吐感、没有食欲,身体一动就疼等症状。疼痛的部位慢慢向右下腹移动。
以前得盲肠炎的人比较多,现在少了。15、6年前(本书年1月1日初版)用显微镜看得了盲肠炎的人的盲肠切片,发现肠的上皮有很多大肠病毒附着。大肠病毒是进入并寄生在大肠的、能引起腹痛和痢疾的感冒病毒,也就是说盲肠炎是感染了感冒病毒后,炎症发生在盲肠的疾患。
盲肠是淋巴细胞的集团性存在(淋巴细胞群),大肠病毒侵入时首先是淋巴细胞与大肠病毒战斗、炎症出现,副交感神经被强烈刺激后出现特有的倦怠感,快好的时候,自律神经自动调节平衡,交感神经紧张、粒细胞增多、出现化脓性炎症。
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平衡的人,只出现轻症,比如肚子不太好、多少有点疼,不必手术,能自愈。而淋巴细胞比例高的人,出现中等程度的症状比如蜂窝炎。只有粒细胞比例高的人,才出现症状比较重的坏死性盲肠炎。
自律神经的偏颇,基本上是偏向交感神经紧张,在过多的粒细胞刺激下,盲肠炎加重,肠壁破裂而手术摘除的情况以前比较多。而现在副交感神经优势的人多,所以因盲肠炎手术的人不像原来那么多。(注:20年前在单位医务室医生的建议下,以及盲信人们常说的“盲肠没用”而切除了阑尾。当年如果有一点点正确的常识,再能遇到元香湛露,我也不至于手术。)
人类基因虽然没有变化,但仅仅50-60年生存状态的改变和饮食的丰富,却使得疾病的性质完全改变了。
◎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
从交感神经紧张转变成副交感神经优势,是要下些功夫的。
身体强健的人1周内早回家2、3天,不是多喝酒,而是吃好吃的东西、开心小酌。休息的时候,去附近的温泉保暖身体,形成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在解消压力的生活方式上下下功夫。
精神上给自己松绑,把“想开”、“总有办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念头常放在心里,不要求自己也不要求他人完美。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要接受“结果”,保持情绪上的安定。
人际关系上的压力,如上下级、夫妻等,都有想不到一块儿的时候,不得不接受彼此的不同想法。年少时靠糖酵解系统瞬间产能,常以自我为中心,容易与周围人事物发生冲突。随年龄增加,身体靠线粒体系统长效高效产能,逐渐接受对方的主张,能协商解决问题。
而对于心理的问题,主要还是靠自己解决。从生理上来说,超负荷的、使胸腺萎缩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应该避开。因为胸腺一萎缩,身体免疫系统就进入原始免疫系统。
所以遇到难过的事情大哭一场,让心里的毒素和眼泪一起排泄出去,通过副交感神经的反射恢复自律神经平衡。(注:尽早饮用元香湛露,尽快调节自律神经平衡)
不生气、不忧虑、不恨、不嫉妒,稳稳当当的生活方式持续下去,一点一点儿地就有效果了,健康长寿也就成为可能。
元香湛露小分子酵素
苏州知匠道贸易有限公司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