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黎介寿院士给我的教诲选择了医学,就必

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http://m.39.net/pf/a_6344211.html

年,我有幸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黎介寿院士工作学习,先生的精神和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是激励我在医学道路探索前行的宝贵财富。

黎院士经常教导我们,医学的探索道路举步维艰,必须以最顽强的毅力来面对。他的言行诠释着一个医生的坚强意志和品格。

先生的毅力是对学科研究的专一守恒

黎介寿院士是我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亚洲小肠移植的开拓者,被国际学界誉为“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在肠道疾病的道路上,先生孜孜不倦探索大半个世纪。60年代起创造性提出一整套肠外瘘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九十年代成功完成亚洲首例动物异体小肠移植实验、亚洲首例人体异体小肠移植手术,开创了亚洲小肠移植先河。

先生的毅力体是自我突破的果敢和勇毅

先生是著名的普外科专家,他出身于纯正渊源的外科训练,以手术技艺安身立命,却又不局限于手术,70年代提出“设法使瘘自行愈合,手术是最后的治疗选择”的治疗理论,使国内外医学界对肠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80年代研究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控制腹腔感染、处理瘘口、营养支持、手术技巧等完整的治疗方法,为数不清的患者带来新生。他追求医学至真,追求生命至善,不断突破自我,成就医学大家。在先生身边工作学习的日子,让人无时不感受到他事业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先生的毅力是对医学事业燃烧终生的热情

他投身科学研究,为完成小肠移植动物实验与猪相伴七八载。即使到现在90高龄,依然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手术查房、指导带教,像一个一线医生一样,手机24小时开机,以随时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先生常说,我是个拿手术刀的军人,是个穿军装的医生,枕戈待旦是使命所然。

先生的毅力是对病患的不舍不弃

在他的研究所,90%以上的医院治不好的危重患者,一个仅4个月的婴儿不幸患了肠瘘,是全球最小的“肠瘘宝宝”,医院拒之门外,孩子的父母千里迢迢找到先生,恳求挽救幼小的生命。不少学生悄悄劝导师,收治这样的病人风险太大,担心会损及院士的荣誉。黎院士说:“医生决不能怕担责任!与病人的生命相比,个人荣誉算得了什么。如果连我们都不收,孩子哪里还有希望?”在黎院士的精心医治下,这个险些夭折的小生命重新燃起生命之火。

跟随先生学习工作的几年,是我一生最受益的时光。先生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我影响极大,我选择了结直肠外科专业。年我收治青岛崂山一位年仅34岁的直肠癌晚期合并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病人,术后放疗时出现了并发症——放射性肠炎,且伴有放射性肠炎肠梗阻,病人小肠细的像笔杆一样,此手术在山东没有先例。经过艰难的手术,成功将有放射性肠炎的肠管切除,并加以术后的营养支持,病人得以顺利康复。在五年随访中,康复状况良好,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投入日常的体力劳动和工作中。先生一直关心支持着我,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我立志沿着先生的足迹坚定前行,年创建了山东省第一家结直肠外科。(作者:结直肠外科主任张佃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cr/10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