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41952.html一、概念阑尾位于右髂窝内,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可在各个年龄段、不同人群中发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以20~3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二、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一般情况∶了解病人年龄、性别,女性病人月经史、生育史;饮食习惯,有无不洁饮食史、有无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低纤维食物等。(2)现病史∶询问病人有无腹痛及其伴随症状。评估腹痛的特点、部位、程度、性质、疼痛持续的时间以及腹痛的诱因、有无缓解和加重的因素等。(3)既往史∶了解病人有无急性阑尾炎发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肾与右输尿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或妇科病史,有无手术治疗史。老年人需要注意有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糖尿病。2.身体状况(1)症状与体征症状∶评估有无乏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无腹泻、里急后重等。新生儿及小儿需评估有无缺水和(或)呼吸困难的表现;妊娠中后期急性阑尾炎病人可出现流产或早产征兆,注意观察其腹痛的性质有无改变,有无阴道流血。体征∶评估腹部压痛的部位,麦氏点有无固定压痛,有无腹膜刺激征;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的结果;直肠指诊有无直肠前壁触痛或触及肿块等。(2)辅助检查∶评估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影像学检查有无异常。(3)心理一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对急性腹痛和阑尾炎的认知、心理承受能力及对手术的认知。(二)术后评估评估病人麻醉、手术方式和术中情况,如阑尾有无化脓或穿孔,腹腔有无脓液及清除情况;有无放置引流管及其部位,引流是否通畅,评估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评估手术切口情况,伤口是否有渗出及渗出液的性质;是否发生并发症等。三、病情观察要点(一)观察患者疼痛部位及疼痛的性质,(二)患者早期乏力,观察患者是否心率增快、体温高达38度等炎症加重的表现,(三)患者有无发生阑尾穿孔如出现寒战体温升高(39度或40度)等,有无发生寒战、高热、轻度黄疸等门静脉炎现象。四、护理诊断/问题(一)疼痛与阑尾炎症刺激腹膜有关(二)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等有关五、护理措施(一)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痛及腹部体征的情况。如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增快,提示炎症较重,或炎症已有扩散;如腹痛加剧,范围扩大,腹膜刺激征更明显,提示病情加重。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出现右下腹痛加剧、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值上升,应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2.避免肠内压增高非手术治疗期间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同时给子肠外营养;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高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3.控制感染遵医嘱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脓肿形成者可配合医师行脓肿穿刺抽液。4.缓解疼痛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可放松腹肌,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发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对明确诊断或已决定手术者疼痛剧烈时,遵医嘱给予镇痛或镇静、解痉药。5.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适时地给其讲解有关知识,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焦虑与恐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6.并发症的护理腹腔脓肿;是阑尾炎未经有效治疗的结果,可在盆腔、膈下及肠间隙等处形成脓肿,其中以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典型表现为压痛性肿块,麻痹性肠梗阻所致腹胀,也可出现直肠、膀胱刺激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等。超声和CT检查可协助定位。可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冲洗或置管引流,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门静脉炎:较少见。急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脱落进入阑尾静脉中,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炎。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剑突下压痛、肝肿大、轻度黄疸等。如病情加重会发生感染性休克或脓毒症,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一经发现,应立即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并遵医嘱大剂量应用抗生素治疗。7.术前准备拟急诊手术者应紧急做好备皮、配血、输液等术前准备。(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加强巡视,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病人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2.体位与活动全麻术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在床上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3.饮食恢复前暂禁食,予以肠外营养。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阑尾切除术后一般不留置引流管,只在局部有脓肿、阑尾包埋不满意和处理困难或有肠瘘形成时采用,用于引流脓液和肠内容物。一般1周左右拔除。引流管应受善固定,保持通畅,注意无菌,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5.并发症的护理(1)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失血性休克等;一旦发生,应立即遵医嘱输血、补液,并做好紧急手术止血的准备。(2)切口感染∶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表现为术后3日左右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形成脓肿时,局部可出现波动感。应遵医嘱予以抗生素,若出现感染,先行试穿抽出伤口脓液,或在波动处拆除缝线敞开引流,排出脓液,定期换药,保持敷料清洁、干燥。(3)粘连性肠梗阻∶多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切口异物和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术后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不完全性肠梗阻者行胃肠减压,完全性肠梗阻者,应协助医师进行术前准备。(4)阑尾残株炎∶阑尾切除时若残端保留过长超过lcm,术后残株易复发炎症,症状表现同阑尾炎,X线钡剂检查可明确诊断。症状较重者再行手术切除阑尾残株。(5)肠瘘/粪瘘∶较少见。多因残端结扎线脱落,盲肠原有结核、癌肿等病变,术中因盲肠组织水肿脆弱而损伤等所致。临床表现与阑尾周围脓肿类似,术后数日内可见肠内容物经切口或瘘口溢出。阑尾炎所致的粪瘘一般位置较低,对机体影响较小,通过保持引流通畅、创面清洁、加强营养支持等非手术治疗后,多可自行闭合,仅少数需手术治疗。六、健康教育(一)预防指导健康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改变高脂肪、高糖、低膳食纤维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积极治疗或控制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二)知识指导向病人介绍阑尾炎护理、治疗知识。告知手术准备及术后康复方面的相关知识及配合要点。(三)健康促进出院后如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阑尾周围脓肿未切除阑尾者,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行尾切除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zz/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