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肿瘤多指生长在腹膜后间隙的良恶性肿瘤,腹膜后间隙指位于腹后壁的壁腹膜与腹内筋膜之间区域的总称,其范围上起自膈,下达骶岬,骨盆上口处,生长在此处的肿瘤腹盆腔常常一并累及,可牵涉到多个脏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目前对于腹膜后肿瘤的切除在肿瘤部位,手术的切除范围及根治性以及总体手术创伤方面还存在诸多争议。
同时,由于腹膜后肿瘤手术部位深在,显露困难,操作空间狭小,解剖关系复杂多变,手术难度较大,其出血和出现副损伤的风险较高,有时难以保证肿瘤切除的根治性。
在年10月举办的中国外科周(CSW)上,来自哈尔滨医院结直肠外科的朱安龙教授就「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做了精彩的分享。
朱安龙教授指出,在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手术方面,多为非标准术式,经验以策略为主。
术前评估的重要性影像学评估
阅片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应尽可能完整的检查,另外新兴影像技术的应用如3D重建,计算机导航,虚拟现实等技术可用于肿瘤术前的评估,为制定手术方案,选定手术的标志(landmark)提供参考。
病理的重要性
术前穿刺的安全性,出血和播散风险
对于术前病理穿刺,外科医生需要充分考虑穿刺的安全性,评估穿刺的出血风险及肿瘤播散的风险,如果由于穿刺造成手术无法进行,将得不偿失。
术中病理:必要性,可信性
对于术中病理,腹膜后肿瘤对病理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朱安龙教授指出,由于腹膜后肿瘤的胚胎起源相对复杂,有部分此类肿瘤即便是术后病理也很难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对于病理诊断实力较弱的地方,难以明确的肿瘤类型会增加外科医生的诊疗难度。
术后:病理结果的复杂性及MDT
术后病理由于肿瘤病理的复杂性,外科医生一定要坚持MDT的诊疗模式,多学科会诊,提高患者的预后。
术中的操作熟练扎实的腹腔镜操作技巧
重视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重力线原则,同心轴法则,筷子效应,山丘效应等
准确的镜下视野辨认
重视必要的镜下标志
包绕式解剖游离
弹性的决策
「杂交手术」:不论是先开腹再转腹腔镜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后转开腹或者其他方式,都为外科医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术思路,不执着「中转开放」,不「舍本逐末」,手术成功是目的,腹腔镜只是手段。
戳卡、体位的调整:由于手术操作位置的变化,术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戳卡和体位,不必追求固定的Troca数量和体位。
对器械的选择
高清3D腹腔镜具有更清晰的视野,能更好的展示病灶周围的毗邻关系,同时电外科器械及镜下吻合闭合器的使用也会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便利。
另外,近几年新兴的VR技术和混合现实的技术的应用,将为外科医生在腹膜后肿瘤的诊治上提供更多的选择。
专家介绍
朱安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结直肠外科学院学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学学组委员
黑龙江省便秘与盆底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结直肠外科医师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盆底外科、腹腔镜外科专委会委员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东北三省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胃肠外科专科分会胃肠道间质瘤学组副组长/审核专家
黑龙江省医学会普外分会肥胖及糖尿病微创外科秘书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审稿专家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学术奖励:
年:中华外科周―中国普外科青年医生手术总决赛第二名
年:中国普外科年会演讲比赛二等奖
年:第12届中华医学会荣获最佳手术录像优胜奖
年:中国外科周―外科手术艺术奖上获得「金剪刀奖」
年:美国内镜外科年会,暨国际结直肠腔镜外科会议发言
中华医学会普外科手术比赛―评审专家、多次全国会议手术演示专家
专业特长:
本着「一切为患者着想,去病除痛」的理念,努力提高临床技能,率先开展了多项技术。1.肠道肿瘤及功能性疾病:大肠癌、炎性肠病、肠梗阻、肠瘘等。2.慢性便秘的治疗是特色,发明术式属国内领先水平3.腹腔镜手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率先开展腹腔镜手术及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包括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肝部分切除、脾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4.疝手术:率先开展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TEP),腹膜前间隙疝修补(MK),是国际主流术式。5.胃肠道间质瘤的综合治疗。6.普外科常见疾病:在常见病及疑难病例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急腹症、腹膜后肿瘤、甲状腺、乳腺、胆囊、胆管、脾及胰腺疾病等。
技术创新:
1、术式发明—「腹腔镜朱氏逆袢吻合术」治疗慢性便秘。获哈医大及省新技术成果一等奖。成立黑龙江省便秘与盆底功能障碍专委会并当选主任委员。
2、提出了「腹腔镜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重力线原则」。于美国腔镜外科大会发言,SurgEndosc发表(SCI4.),并在全国会议多次宣讲。
3、提出了「四步止血法」,是针对腹腔镜下止血的有效方法。
4、提出了「指捏法粘连松解术」——针对肠梗阻手术。
5、改良开放式脾切除术,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开放手术,对传统脾切除术进行了改良,已发表于《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以上内容根据朱安龙教授在中国外科周(CSW)的发言整理,感谢授权发布~
编辑:贾俊君刘海洋投稿及合作:liuhaiyang1
dxy.cn题图: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