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就是常在病床旁的医生
杨运泉在普通外科工作30年,深耕于临床一线。胃肠外科急症、危重症患者多,急诊手术占科室总手术的一半,凌晨半夜去急诊科会诊或行急诊手术是家常便饭。但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手术进行到多晚,第二天都坚持上午下午到病房里“走走看看”。他说,所谓“临床”医生,就是常在病床旁的医生。
杨运泉擅长胃肠道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腹腔镜下胃癌标准与扩大根治术、各部位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TME根治术,直肠癌低位超低位保肛手术等高难度复杂微创手术。累计完成腹腔镜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约余例;每年完成胃肠间质瘤、腹膜后肿块、肠梗阻、腹茧征、肠瘘等各种疑难危重手术约例。
“只有学科发展好,团队实力强,才能救治更多患者。”杨运泉始终心系学科发展,身体力行地教导年轻医生,鼓励年轻人多学习、勤思考,每年选派团队成员医院、广州中山六院的胃癌高级学习班、低位直肠保肛先锋队学习班等培训,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同时,医院胃肠道肿瘤疾病的多学科诊治(MDT)小组,积极开展胃癌新辅助化疗降期手术,为无手术机会者创造手术时机,晚期患者分期手术,大大提高了临床治愈率。联合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科室完成各类手术,受到同事及病友们的好评。
敬业医生却是“最不听话的患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杨运泉很少休假,他以科室为家,把患者的安全始终放在心上。坚持三级查房制度,节假日查房,晚夜班查房,实时掌握科室动态,带领、指导年轻医生开展救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证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这种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着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杨运泉的带领下,胃肠外科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科室”,收到过无数患者的锦旗、感谢信。
就是这样一位敬业的医生,却是一个“最不听话的患者”。年10月,患有双肾结石多年的杨运泉,因疼痛忍无可忍终于住院。进行手术后本来应该多休息几天,可是没想到术后第四天,他又来到科室里,而且还站上了手术台,这一站就是4个小时。只因为手术台上这位高龄患者曾在查房的时对他说过:“我相信您,您给我做手术我就放心!”
妙手医生从来都不轻言放弃
“悬壶济世心,妙手回春艺,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这是周女士长达字感谢信中的话语。
周女士的父亲5年前被确诊为十二指肠间质性瘤,丧失劳动能力。因肿瘤较大位置非常不好,手术风险太大,医院都未能得到积极治疗,周先生和家人承受着沉重的身心和经济压力。去年9月,周先生因出现医院消化内科。杨运泉在会诊的过程中,仔细了解了病情,尽管手术风险很大,但是手术却是治愈疾病的唯一希望。
为了打消患者家属们的顾虑,杨运泉多次找到周女士谈话,最终家属们下定决心让父亲进行手术。在准备完善后,杨运泉带领团队为周先生进行了手术,术后周先生顺利出院。感谢信中这样写道:“杨运泉主任让我感受到他是多么希望我父亲健康地活着,是杨主任让我们重燃希望、重拾信心。”杨运泉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
90岁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的贺爹爹因肠扭转进行紧急手术,50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护,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杨运泉对工作满腔热情,对患者关怀备至,他妙手舞动、刀下除疾,用专业和关爱为胃肠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校对:普外中心二病区熊鸣琴钟畅
修改、编辑、审发:党委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