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之下,房地产行业短期看韧性,长期看战略。
4月17日,蓝光发展(.SH)发布了年年报:营业收入达到.94亿元,同比增加27.17%;实现净利润达到41.59亿元,同比大增66.63%。
同时,年蓝光发展净资产收益率达23.88%,同比提升6.81个百分点,净负债率为79.20%,同比下降23.44个百分点。
年,公司高度聚焦住宅地产开发和现代服务业,坚持中而强定位,稳健前行,利润与规模并重,通过核心能力体系打造,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
在房地产销售规模迈入千亿大关后,蓝光发展坚持既定战略,用16个字铺排年经营策略:精准投资、卓越运营、资本突破、变革创新。
进入而立之年的蓝光,希望以更从容的姿态,面对变化市场,回归生意逻辑投资好项目,提供好产品,创造高价值。
沉心静气双擎业务模式稳健发展
年,高质量、利润、规模、深耕和长期价值成为行业关键词。这与前期的拿地、规模、扩张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永远是时代的产物,企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场景之中。适者生存,变革创新者常青。
如今,房地产市场更趋复杂,从增量到存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全面,早已告别攻城略地式粗放成长的阶段。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年回落5.7个百分点。综合看,年商品房销售增速较前两年明显放缓。
地产企业的偏好也发生变化:新城控股提出,稳中求进,地域深耕;中南建设提出要出利润,稳发展;旭辉强调高质量发展,均好中加速,要坚持长期价值,有长期耐心。显然,稳健成为行业共识。
在中国城镇化新阶段,城市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土地增量趋于收敛,对存量价值的挖掘变得日益重要。城市能级的差距逐渐扩大,消费者结构价值观和偏好日趋多元化,任何单一产品方案都无法满足需要。复杂模式带来更多变数,全面竞争需要更全面的能力结构去覆盖。
未来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化竞争,更是精益化竞争,是产品力,资本力和组织创新力的竞争。
经过30年的发展,蓝光经历了-的初创开拓阶段、-的区域深耕阶段、-的全国布局+产业金融阶段,年,蓝光发展迈入新经济转型稳健发展阶段。
基于人居蓝光+生活蓝光双擎业务模式,蓝光发展高度聚焦住宅地产开发,高度聚焦现代服务业,资本运作与实业经营相结合,在战略上卡位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相互借力提升市场能效。
年,蓝光发展完成了旗下子公司蓝光嘉宝服务的港股上市,构筑起A+H股双资本平台,实现了现代物业管理服务整体规模的快速扩展。
上市之后,蓝光嘉宝服务借力资本市场开启快速扩张,先后同江苏常发物业、浙江中能物业、成都创艺物业、无锡东洲物业等开展并购合作,年12月签约管理面积突破1亿平,规模提速的同时均衡布局多种业态。
聚焦价值布局高潜力高能级板块
伴随市场增速放缓,房地产公司从跑马圈地,回归到以利润为中心的深耕细作。蓝光发展也在区域布局上有了更明确的选择:那就是按照行业本质,投资布局聚焦高价值及高潜力板块,聚焦高质量都市圈。
年,蓝光发展的全国化布局收到成效。年,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面积.30万平方米,同比增幅36.63%;实现销售金额.37亿元,同比增幅18.70%,其中权益销售金额.40亿元。营业收入则达到.94亿元,同比增加27.17%,净利润达到41.59亿元,同比大增66.63%。
事实上,公司遵循国家战略规划,精准把握城市群及城市发展规律,聚焦于未来中国人口增长高地,采取1+3+N的城市战略布局,通过深耕及拓展并举,不断强化新一线、二级及强三线的投资占比。
年,蓝光发展通过收并购、合作开发、产业拿地、代工代建等多元化拿地模式新增项目48个,新增土储面积约万平方米,新增土储货值亿元。其中新一线和二线占比约60%、强三线占比约40%。
截至目前,蓝光已成功进驻全国12大区域,60余座热点城市,开发项目超个,拥有百万余业主。
组织更新双总部启航精英治理
强化组织能力,通过有挑战性的实践,走出舒适区,从来都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内在动力。
在基本完成全国布局之后,蓝光在年完成了上海+成都双总部的布局,更引入了新的核心高管成员,职业经理人团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兴业证券分析师认为,年底,蓝光发展任命原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华东大区总经理迟峰为总裁,预期迟峰先生在行业资源、土地获取、管理战略、融资等方面会给公司帮助,同时对公司在华东区域继续拓展带来支持。
而年报显示,蓝光项目区域布局中,西南区域(含成都区域和滇渝区域)占比为30%,华东区域占比26%,华中区域占比22%,华南和华北区域占比分别为12%和10%。
年,蓝光发展形成上海+成都双总部发展格局,上海运营总部辐射范围内华中区域、华东区域销售额均出现显著增长,华中区域销售金额同比增加65.19%,华南和华北区域业绩也突破百亿元,六大区域结构占比显得更加均衡。
风险控制活的久才能活得好
在很长时期内,高负债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特点,那么降负债就是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房地产市场活下来,更加稳健增长的必经之路。
钱从哪里来,钱要怎么管?对粮袋子的守护需要有更高的管控能力。
年,蓝光发展继续拓展融资渠道,与16家大型银行建立总行级战略合作,多元化、全方位拓展境内外市场融资渠道,授信总额超亿元。同时,严格控制财务杠杆,确保资金安全和严控财务风险。年公司净负债率下降至80%以下,资产负债率控制在80%左右,扣预后的资产负债率仅为67.94%,财务杠杆的降幅明显。
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年蓝光发展通过公司债、短融、私募债等公开市场募资47亿,此外年1月拟设立办公物业类REITs,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0.65亿元。多元融资渠道通畅叠加负债率修复释放杠杆空间,拓展力度依然可期。
而在年初,蓝光发展主体信用评级被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上调至AAA,穆迪评级至B1,标普评级为B+,评级展望稳定。
2月18日,蓝光发展公告决定,拟将目前持有的蓝光嘉宝服务股份.02万股由内资股转换为流通H股。分析师认为,若此次股份转换顺利完成,有利于公司在港股市场开展股权融资,拓宽蓝光的融资渠道。
节奏把控从容面对市场穿越周期
年,面对市场环境的考验,蓝光发展提出将在精准投资、卓越运营、资本突破、变革创新的年度经营策略下,积极面对挑战,平稳度过疫情,从容面对市场。
节奏把控,对企业异常重要。融资节奏,投资节奏,营销节奏和供货节奏,在均衡、协同的效应下才能实现从容。
这种节奏也只能在高品质下的快速开发下,才可能得以实现,而所谓高品质,标准是客户满意。显而易见的是,年将是蓝光大力塑造产品力的一年。
年,蓝光计划土地投资总额不超过亿元;自有房地产项目计划开工面积万平方米,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不破不立,蓝光以提效率、促效益为目标,深入推进组织变革,进一步强区域、精总部。总部全面提升运营能力、强化投后管理,各大体系横向贯通;区域以项目为导向,提升运营能力、营销专业能力。以人才之变、组织之变、机制之变,持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释放活力,实现组织高效化、总部平台化、区域公司化。以业务为导向,推进数字化转型。各产业公司聚焦主业,降本增效,与公司主业协同联动。
30年的企业既成熟,又年轻。年的蓝光持续实现高质量增长,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