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博物馆,了解远古云南文明之光云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changshijijin/m/100364.html

在旧石器考古中“元谋猿人”的惊人发现、青铜时代的滇王金印横空出世,证明了云南远古文化的超前发展。

滇王玉衣

年代:西汉(前—公元8年)

昆明市晋宁区石寨山遗址6号墓出土的“滇王玉衣”由片玉片构成,其中包括69片规整的边角地带有穿孔的玉片,97片未穿孔玉胚片,仅覆盖了人的脸、前胸部位,或称“玉覆面”。穿孔片中未发现金丝痕迹,大概是丝线、麻线等穿缀而成。玉衣随葬是中原习俗,玉衣随葬有等级区分,滇王用此葬礼,表现了滇王对汉文化的认同。

滇王之印

出土于滇池东南角的晋宁石寨山6号墓,将消失的古滇国真实存在的证据呈现在我们面前。据文献记载,在西汉武帝时期,我国西南地区有南越、巴蜀、滇国等众多小国。

公元前年,汉武帝出兵灭掉了南越、巴蜀。公元前年,汉武帝又陈兵滇池,滇国国王主动降汉,汉武帝于是设立益州郡,赐滇王王印,令其继续治理当地子民。不过云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滇王印是一件复制品,真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爨龙颜碑》东汉至魏晋时期,战乱加剧了人口流动,大量汉族迁入云南,为云南带来了汉文化。

展览分为汉民南迁、南中大姓、霍承嗣墓、大姓没落4个部分,展现处于西南边陲的云南,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内地的紧密联系。观众在感性了解云南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云南古代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密切关系。

《爨龙颜碑》刻于南朝宋代大明二年(年),爨龙颜是当时雄踞云南东北部的爨氏首领,碑文记录了爨氏渊源及爨龙颜生平事迹。爨碑为典型的汉碑风格,从中不难看出,中原文化已深入云南。

云南多民族聚居格局早在汉代就已出现雏形,至元明清时期,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外来民族大量进入云南,与当地土著居民一起聚居,繁衍人口,云南“夷多汉少”的局面被打破。各民族开发边疆、交融、发展和演变,形成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融合格局,是云南多民族形成的重要历史时期。

展览以文物陈列和场景复制等手段,从历史和文化角度阐释汉文化进入云南并与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状况。

明金镶红蓝宝石冠

这是一件制作于明代的金冠,高11.5厘米,底径11厘米,重达克,由纯金打造。冠上镶嵌着多颗红蓝宝石,可谓是价值连城。

云南省博物馆Tips: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yy/11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