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瞿麦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入草部中品。

拼音:QúMài

别名:巨句麦、大兰、山瞿麦、瞿麦穗、南天竺草、麦句姜、剪绒花、龙须、四时美、圣茏草子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瞿麦或石竹的带花全草。夏、秋均可采收,一般在花未开放前采取。栽培者每年可收割2~3次,割取全株,除去杂草、泥土,晒干。

植物形态:

①瞿麦,又名:大菊、蘧麦(《尔雅》),地面(《齐民要术》),红花瞿麦、野麦、木碟花、剪刀花、十样景。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茎丛生,直立,无毛,上部2歧分枝,节明显。叶互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9厘米,宽1~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成短鞘状包茎,全缘,两面均无毛。花单生或数朵集成稀疏垃式分枝的圆锥花序;花梗长达4厘米;小苞片4~6,排成2~3轮;花萼圆筒形,长达4厘米,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边缘膜质,有细毛;花瓣5,淡红色、白色或淡紫红色,先端深裂成细线条,基部有须毛;雄蕊10;子房上位,1室,花柱2,细长。蒴果长圆形,包在宿存的萼内。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坡或林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②石竹(《杜工部集》),又名:鹅毛石竹、绣竹(《洛阳花木记》),洛阳花(《纲目》),石柱花。

外形与上种相似,主要区别为苞片卵形,叶状,开张,长为萼筒的1/2,先端尾状渐尖;萼筒长2~2.5厘米,裂片阔披针形;花瓣通常紫红色,先端浅裂成锯齿状。花期4~6月。果期6~8月。

庭园多有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野生。

性状鉴别:

①瞿麦

为植物瞿麦的干燥全草,长30余厘米,茎直立,淡绿至黄绿色,光滑无毛,节部稍膨大。叶多数完整,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全长约3~4厘米,有淡黄色膜质的宿萼,萼筒长约为全花的3/4;萼下小苞片淡黄色,约为萼简的1/4。花冠先端深裂成细线条,淡红或淡紫色。有时可见到蒴果,长圆形,外表皱缩,顶端开裂,种子褐色、扁平。茎中空,质脆易断。气微,味微甜。

②石竹瞿麦

为植物石竹的干燥全草。与瞿麦相似,惟花全长约3厘米,萼筒长约为全花的1/2,萼下小苞片约为萼筒的1/2,花冠先端浅裂呈锯齿状,棕紫色或棕黄色。

以上两种药材均以青绿色、干燥、无杂草、无根及花未开放者为佳。

主要成分:

瞿麦鲜草含水分77.3%,粗蛋白质2.62%,无氮浸出物13.18%,粗纤维4.95%,粗灰分11.09%,磷酸0.13%。还含维生素A类物质,其含量按维生素A计算为0.%。此外尚含少量生物碱。

石竹花含丁香油酚、苯乙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甲酯等。全草含皂甙、糖类、维生素。根含皂甙。

含皂甙。石竹花含芳香油,主要为丁香酚、苯乙醇等。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

瞿麦对家兔、麻醉和不麻醉犬都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瞿麦穗煎剂2克/公斤灌胃,可使盐水潴留的家兔在6小时内尿量增加到.6%,氯化物增加到.2%,瞿麦茎穗煎剂的利尿作用与纯穗相似但稍弱,瞿麦煎剂使麻醉犬尿量增加1~2.5倍,不麻醉犬尿量增加5~8倍,瞿麦对钾排泄的影响大于钠,瞿麦中含钾量为毫克%,其利尿排钾可能与此有关。

②对肠管的作用

在离体兔肠、麻醉犬在位肠管、狗慢性肠瘘的实验中观察到:瞿麦煎剂对肠管有显着的兴奋作用,离体兔肠主要表现在紧张度上升,麻醉犬在位肠管及狗慢性肠瘘则表现为肠蠕动增强,而张力并无太大的影响。瞿麦穗较茎穗作用稍强。苯海拉明、罂粟碱能拮抗此作用。

③对心血管的影响

瞿麦对离体蛙心、兔心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瞿麦穗煎剂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这可能由于心脏抑制所引起。

④对血吸虫的影响

10%瞿麦煎剂在试管内8~12分钟能杀死血吸虫虫体;%的煎液4毫升给感染过血吸虫的家兔,每天1次,连续四周,虽病兔都先后死亡,但与对照组相比,发现余虫率减低,体重减轻缓慢,肝脏变化好转。亦有报告,瞿麦体外无杀灭血吸虫作用,体内试验用其最大耐受量或1/2的半数致死量,对感染血吸虫轻重不同的小白鼠无降低死亡率及杀灭成虫的作用。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焖润,切段,晒干。《雷公炮炙论》:凡使,先以堇竹沥浸一伏时,漉出晒干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小肠经。

功能:清热利水,破血通经。

主治: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肿,经闭,痈肿,目赤障翳,浸淫疮毒。

临床应用:最适宜于治热淋而有血尿者(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常配赤芍、茅根、生地,方如瞿麦散。如果热症更盛,再加配栀子、滑石;对产后泌尿系感染而致的血淋,宜配蒲黄。

此外,瞿麦也治便秘,因其能使肠蠕动增加而促进排便,常配瓜萎仁。

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九、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撒。

注意:脾、肾气虚及孕妇忌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处方举例:瞿麦散:瞿麦9g、赤芍9g、茅根30g、生地18g、阿胶4.5g(溶化),地骨皮6g,水煎服。

复方:

①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渣,食后临卧温服。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局方》八正散)

②治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根二两,茯苓、薯蓣各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金匮要略》栝蒌瞿麦丸)

③治下焦结热,小便黄赤,淋闭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山栀子(去皮,炒)半两,瞿麦穗一两,甘草(炙)三分。上为末。每服五钱至七钱,水一碗,入连须葱根七个,灯心五十茎,生姜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时时温服。(《局方》立效散)

④治鱼脐毒疮肿:瞿麦,和生油熟捣涂之。(《崔氏纂要方》)

⑤治血妄行,九窍皆出,服药不住者:南天竺草(生瞿麦)拇指大一把(锉),大枣(去核)五枚,生姜一块(如拇指大),灯草如小指大一把,山栀子三十枚(去皮),甘草(炙)半两。上六味锉,入瓷器中,水一大碗,煮至半碗,去滓服。(《圣济总录》南天竺饮)

⑥治目赤肿痛,浸淫等疮:瞿麦炒黄为末,以鹅涎调涂眦头,或捣汁涂之。(《圣惠方》)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9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