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
太阳病,服了桂枝汤,不仅表证未解,反而增添了烦闷不安的感觉,此乃邪气郁滞太甚所致。治疗应当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经泄邪,然后再給予桂枝汤就可以痊愈。
1·风池:穴名,在脑后(脑空穴下)发际陷中,枕骨斜下方凹陷中,是足少阳胆经穴,可治热病汗不出、偏正头痛、颈项强直等症。
2风府:穴名,在项后人发际一寸,在枕骨与第一颈椎之间,是督脉经的穴位,可治头项强痛、中风、偏枯、头疼项强等症。
服了桂枝汤以后,大汗淋漓,脉象洪大,表证仍在,仍可用桂枝汤,应遵照服药的跳护方法。假如恶寒发热似疟,一日两日发作,还须得汗始解,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中风症,服了桂枝汤后,出很多汗,患者出现心烦口渴很厉害、饮水不能缓解、脉象洪大症状,为邪传阳明,热盛而津伤,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的时间长,怕冷的时候短,一天发作两三次,并见心烦、口渴的,为表郁兼内热之症,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若患者脉象微弱的,这是阳气虚弱,发汗法不能治愈。
1·越婢:“婢”与“脾”古字通用,《玉函经》方后煎法,二“婢”字均作“脾”,可证。成注:发越脾气,通行津液。
服了桂枝汤,或使用了泻下法后,患者仍然头痛,项部拘急部柔和,犹如毛皮覆盖在身上一样发热、无汗,胃脘部胀满,微感疼痛,小便不通畅者,用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治。
伤寒病,出现浮脉、自汗出,小便频数、心烦、轻微怕冷、两小腿肚拘急疼痛、难以屈伸症状的是太阳中风兼阳虚阴亏症,治当扶阳解表,反而单用桂枝汤来解表,这是错误的治法。服药后就出现了四肢冰冷,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是误治导致阴阳两虚。治疗应该先给予甘草干姜汤,使阳气来复,若服了甘草干姜汤后四肢厥冷转愈而见两腿温暖的,说明阳气已复。然后再給予芍药甘草汤来复阴,阴液恢复,患者两小腿肚拘急疼痛即可解除,两腿即可自由伸展。若误汗伤津,致肠胃燥实而气机不调和,有谵言妄语等症出现的,可以少量调胃承气汤治疗。若反复发汗,再加上用烧针强迫发汗,汗多亡阳,导致少阴阳衰的,应当用四逆汤主治。
1·厥:手足发冷。2·谵语:神昏妄言,也就是说胡话。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药物组成: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2·3克,大枣(擘)4枚,生姜(切)3·1克,石膏(碎,绵裹)3克。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兼清里热。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属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之轻症。
用法用量:上气味,,以水毫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毫升,去滓,温服毫升。
甘草
别名: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根子、甜草根、粉甘草、红甘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药材特征:根呈圆柱形,长25~厘米,直径0·6~3·5里面,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跟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
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别名:干姜甘草汤、复阴汤
药物组成:甘草(炙)12克,干姜(炮)6克。
随证加减用药:若胃寒明显者,加附子、肉桂,以温暖阳气;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若大便溏者,,加扁豆、莲子肉,以健脾止泻。
功能主治:复阳气。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泻、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再服。
加减化裁:若胃寒明显者,加附子、肉桂,以温暖阳气;若呕吐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若大便溏者,加扁豆、莲子肉,以健脾止泻。
方义方解:《伤寒今释》:干姜与附子,俱为纯阳大热之药,俱能振起机能之衰减。惟附子之效,偏于全身;干姜之效,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温运消化器官,而兼于肺,故肺寒、胃寒、肠寒者,用干姜;心脏衰弱,细胞之生活力减退者,用附子。吉益氏《药徽》谓附子逐水,干姜主结滞水毒。盖心脏衰弱者,往往引起郁血性水肿,其舌淡胖,如经水浸,用姜附以强心,则水肿自退,非姜附能逐水也。
《药材档案》
干姜
别名:均姜、白姜、干生姜。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药材特征:干姜: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厘米,厚1~2里面。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麟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片:为不规则纵切片或斜切片,具指状分枝,长1~6里面,宽1~2里面,厚0·2~0·4里面。外皮灰黄色或浅黄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切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显粉性,可见较多的纵向纤维,有的呈毛状。质坚实,断面纤维性。气香、特异,味辛辣。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主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喘咳。
用量用法:3~10克,煎服。
---------未完待续
感恩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