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可代替阿片类药物,明年有望纳入美

在二战战场上,美国士兵都配备了一件特殊的装备——吗啡注射器,当士兵中弹或受伤之后,吗啡可以缓解伤痛带来的剧烈疼痛,能够延长治疗的时间。然而,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出现了一批吗啡成瘾和吗啡依赖症的士兵,人们也为这类疾病起了一个名字——“战士的疾病”。如今,吗啡等其他一些止痛类的药物在美国依然泛滥,为了遏制这一状,况美国总统签署了一项名为H.R.6的法案,其中中医针灸被列为待评估的治疗方法,将会在未来一年内获得美国卫生部认可,并且纳入美国医保系统。

01

美国阿片类止痛药已造成社会危机

在美国,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被大量应用在腰疼、头痛、全身疼痛、抑郁等疾病当中,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年超过4万名美国人死于过量服用阿片类止疼药物,在年,估计有7.2万美国人死于滥用阿片类药物。相比之下,同一年有4万多名美国人死于车祸,1.2万人死于枪支暴力。

相对来说,在国内很少有人会接触到吗啡等止痛类药品,在医疗行业中这些药物被统称为“阿片类止痛药”,而“阿片”还有一个名称是“鸦片”,所以说阿片类药物虽然有镇痛效果,但是也都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合长期给患者服用。

其中,吗啡是直接从鸦片当中提取的的药物,这是一种早在年前就已经有记载的止痛药物,当时被称为“忘记所有的烦恼”,而年德国化学家泽尔蒂纳首次将其从鸦片中分离出来,并使用希腊梦神Morpheus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吗啡。

与吗啡相比,杜冷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剂,其镇痛和麻醉效果只有吗啡的十分之一,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安全性,相反,杜冷丁反复使用也会成瘾,并且成瘾后的反应和吗啡十分相似,所以无论从药理还是危害性来说,杜冷丁都可以算是一种毒品,需要严格限制。

今年七月份,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员发布了《疼痛管理与阿片类药物流行》的报告,其中对于非药物的止痛手段做了研究,这位中医针灸和按摩具有有效的止痛效果。

02

针灸止痛是千百年的传承

针灸是国内家喻户晓的一种中医诊疗方式,千百年来,针灸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如今,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当中就已经有了关于针灸的记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同时还记载了很多针灸的理论和技术,这是的中医针灸已经有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记载了十二十二经脉、十五脉络、十二经筋等相关内容。

晋代医学家皇浦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当中确定了个穴位,加载了每个穴位的位置、主治和操作,这是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元明时期,中国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中医针灸出现了各种针灸类的典籍,比如王惟一编撰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等,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清朝后期,针灸医学走向衰落,道光皇帝首次提出了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理由,医院用针灸治病。民国时期一度有废除中医的提案,针灸的使用也受到了诸多限制,即便如此,针灸治病也深入人心,在民间广泛使用和流传。

针灸止痛的应用十分广泛,牙痛、胃痛、头痛、偏头痛、腰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许多病症都可以通过针灸来缓解,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说,治病必求其本,得其本穴便可马上止痛。也就是说,只要应用合理的穴位,那么就能够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20世纪70年代,中医针灸在止痛的基础上研究出“针灸麻醉”,是通过用手捻针或电针刺激某一穴位或某些穴位,以达到镇痛目的,使手术在不用麻醉药物的情况下进行。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许多国外医生都开始研究和学习中医针灸,世界范围内迎来了一波中医针灸的热潮,不仅消除了人们对针灸的误解,还推动了中医针灸的发展。

03

中医针灸在美国的发展

很多人不知道,关于针灸镇痛的效果是美国人最早做出的报道。

年7月,时任纽约时报驻华盛顿记者站主任罗斯顿被派往中国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不幸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医院接受了切除阑尾的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常规麻醉药物,然而术后罗斯顿感到腹胀疼痛,随后中医医师为他进行了针灸止痛的诊疗。回到美国之后,罗斯顿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那篇著名的纪实报道:“让我告诉你们我在北京的阑尾切除手术”。

他在文章中写道:

“术后第二天晚上,我的腹部有种似痛非痛的难受感觉。该院针灸科的李医生在征得我的同意后,用一种细长的针在我的右外肘和双膝下扎了三针,同时用手捻针来刺激我的胃肠蠕动以减少腹压和胃胀气。

针刺使我的肢体产生阵阵疼痛,但至少分散了我的腹部不适的感觉。同时李医生又把两支燃烧着的像廉价雪茄烟式的草药艾卷放在我的腹部上方熏烤,并不时地捻动一下我身上的针。

这一切不过用了20分钟,当时我还想用这种方法治疗腹部胀气是否有点太复杂了,但是不到一小时,我的腹胀感觉明显减轻而且以后再也没有复发。

根据我得到的消息,如今来自中国关于针灸治愈失明、瘫痪及精神病的许多报道曾经令美国方面推测中国人很可能在针灸和草药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但我并不知这些推测是否正确,我也没有资格做出这种判断。

当时的纽约时报在美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而且罗斯顿这样的资深记者在新闻界也有着较高的地位,这样一篇文章让美国人对中医针灸有了最初的认识。

如今,在美国针灸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年1月,美国持证的针灸师数量高达名,这比年增长了%,同时还有62个经认可的针灸学校正在全美开展针灸教学。年的时候,美国健康访谈调查项目的数据显示,有万美国人接受过针灸治疗,其中大部分是用于缓解头痛、腰痛、经痛和关节疼痛。

今年的10月24日,特朗普签署了H.R.6法案,此后针灸、医疗按摩等非药物治疗方式将会积极参与到各类疼痛治疗中去,并成为联邦保险可以支付的治疗手段。这是中医针灸在国外走出的一小步,但是却是中医医疗在世界范围内接受认可的一大步,未来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药、针灸等中医诊疗技术纳入医保范围,中国传统医疗的崛起指日可待。

今日话题

如何看待中医针灸即将纳入美国医保,

你认为中医当中还有哪些内容值得向海外推广呢?

标星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xc/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