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指导:医院营养科李翠玉
乳清蛋白是牛奶乳清中的主要成分,其组成成分主要包括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传递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和β-微球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
乳清蛋白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相似,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蛋白。乳清蛋白是从牛奶分离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牛奶中87%是水,13%是乳固体。而在乳固体中27%是乳蛋白质,乳蛋白质中只有20%是乳清蛋白,其余80%是酪蛋白,因此牛奶中乳清蛋白的含量仅为0.7%,也就是说每克牛奶中仅有7克乳清蛋白。
此外,乳清蛋白是目前所知的含支链氨基酸水平最高的天然食物。乳清蛋白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临床各种治疗饮食和管喂饮食中优质蛋白质的最佳来源。
什么是乳清蛋白粉?
以乳清为原料,经分离、浓缩、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5%的粉末状产品。其中的原料乳清(whey)是以生乳为原料,采用凝乳酶、酸化或膜过滤等方式生产奶酪、酪蛋白及其它类似制品时,将凝乳块分离后而得到的液体。
乳清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
1乳清蛋白与肌肉衰减综合征肌肉衰减综合征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肌肉量丢失,伴随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减退的老年退行性综合征,会损害患病人群的日常活动能力,增加摔倒、骨折的风险,增加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年出版的《肌肉衰减综合征营养与运动干预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1.5g/kg/d,优质蛋白质比例最好能达到50%。富含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乳清蛋白及其它动物蛋白,更有益于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支链氨基酸对促进肌肉蛋白合成及减少肌肉蛋白分解发挥重要作用,而乳清蛋白是目前所知的含支链氨基酸水平最高的天然食物。近期一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老年人中,高乳清蛋白的补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因此,乳清蛋白对肌肉衰减综合征患者是有益的。2乳清蛋白与糖尿病《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中,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补充的推荐意见包括:针对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在总能量的15%~20%。乳清蛋白有助于促进胰岛素分泌,改善糖代谢,并在短期内减轻体重。近期一项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早餐和中餐进食前摄入小剂量(15克)的乳清蛋白,有助于改善患者餐后血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和增加患者的饱腹感。3乳清蛋白与肿瘤《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中给出推荐:肿瘤患者推荐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尤其是提高优质蛋白摄入比例。蛋白质供给建议1.0~1.5g/kg/d,严重消耗者每日1.5~2.0g/kg/d。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蛋白质的消耗,当氨基酸供给充足,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氮平衡,阻止患者营养状态进一步恶化,理想情况下可以促进患者机体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肌肉蛋白的降解,增加患者的体质量。研究表明,补充乳清蛋白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也有积极作用。一、乳清蛋白的食用方法:
乳清蛋白应可以温开水冲调食用;或可加入牛奶、果汁中等其它饮品中冲调后食用。食用乳清蛋白粉的时候,应避免用热水去冲调,因为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同时也会破坏其它营养物质,降低乳清蛋白粉的营养价值。应该用温开水冲调,温开水的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稍高于人体体温即可。
食用乳清蛋白粉的时候,应避免空腹食用。因为空腹状态下,乳清蛋白粉会首先被当做产能物质,提供热量以供机体消耗,而我们补充乳清蛋白,主要是为了给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质,也就是说,空腹状态下食用乳清蛋白,是浪费了乳清蛋白的营养功效。
二、乳清蛋白的食用量:
从临床角度来看,乳清蛋白尤其适应病症,主要包括围手术期伤口愈合,长期卧床消瘦(褥疮不愈),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肌肉减少症),放化疗及肿瘤康复,低蛋白血症,营养性水肿,炎性肠病,肠瘘,短肠综合征,重症,吸入性肺炎,全身细菌感染,早期口服营养补充治疗,改善胃排空,亚健康状态,免疫力下降等。乳清蛋白有上述诸多的适应病症,但乳清蛋白不是万能的,也使用其禁忌症,主要包括吸收功能障碍,严重食物过敏,肠内营养禁忌症等。
目前尚未确定任何医学情况下乳清蛋白的最佳剂量。因此,建议患者在选择食用乳清蛋白前,应首先咨询营养医师,营养医师会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价,给出专业指导意见,从而避免高剂量食用或错误食用而加重患者病情。
营养科门诊出诊时间:
周一到周日均有出诊(详见医院服务号或预约挂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