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完成“大手术”
用“妙手回春”来形容一个外科医生的精湛医术最合适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的双手就像是解救病患于生死线上的“上帝之手”。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庄彪就是这样的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而他和所在的胃肠外科团队所熟练掌握的腹腔镜手术就是病人的福音。
庄彪,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擅长肝胆、胃肠等疾病的手术治疗,在腹腔镜微创治疗外科疾病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拿下区科委等科研项目。他带领的胃肠外科团队现开展有内镜下无创手术、腹腔镜下微创手术以及双镜联合术(胃镜下定位,腹腔镜下切除,多用于胃间质瘤的外科手术),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以多学科合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坚实保障,带来了便捷。
那什么是腹腔镜手术呢?
我们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
讲讲一台腹腔镜手术的流程:
病人全麻后,两个医生上台,把肚脐眼旁边皮肤划一个1cm的小口,然后用巾钳提起肚脐附近的腹壁,经切口插入一根气腹针进入腹腔,该针尾部连接二氧化碳气体,向腹腔内充气,这个步骤目的把腹腔撑大,留出充足的操作空间。
充好气后,退出气腹针,在同一个切口插入一根直径1cm的套管(专业术语叫戳卡),退出芯,留下鞘,经这个鞘进入硬质镜,作为腹腔镜视频系统,把腹腔内的情况实时通过床旁的显示器显示出来,充当医生的眼,所以手术时大部分时候,医生是不看病人看「电视」的。通过观察腹腔内部,医生在腹壁上选取2~3个合适的操作点,划0.5~1.5cm的小口,通过小口插入戳卡,让操作器械插入(比如分离钳、电钩等)。
以上文字可以简化为这张图。到此就算是摆开阵势,下面就是开切了。切除时既不用刀,也不用手,而是通过一个个的细长器械牵拉、电灼,使得组织一层层分开、离断。最后切下来的胆囊通过戳卡孔拽出体外,手术就结束了。
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的优势在于「微创」,即切口小,由此带来的好处有:术前患者心理压力小;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无需镇痛药,心情愉悦,当天即可下地活动;恢复后疤痕小。
就在这个月,庄医生和他的团队接收了一位57岁胃底间质瘤的女性患者,肿瘤巨大约6公分,联合消化内科,在全麻下,采取双镜联合(胃镜下定位,腹腔镜下切除,多用于胃间质瘤的外科手术)的微创手术方式将肿瘤切除,术后恢复的时间从传统开腹手术的15天缩短至5天,手术疤痕也是极小,恢复的也特别好。大家熟悉的阑尾炎也可通过腹腔镜下手术摆脱7天后拆线的恢复历程,短短的3-4天又可生龙活虎。
匠人仁心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曾经说过“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要温暖患者。”
庄医生的“温度”或许就体现在对患者的爱心,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大多数患者治病心切,都想让自己好得快一些,但随着时代发展,大家对于术后切口的美观度也越来越在意,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庄医生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外科的无创和微创手术,为患者排忧解难。
从医20余年,庄医生用外科医生独具匠心的双手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很多患者都是专程来找他看病、手术,手术量月均20多台,忙碌时,甚至一天有3-4台手术。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手术台上喊过一个“累”字,相反,他只要有空就会给自己的学生讲解一些解剖知识和注意要点,还时常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关心患者,对患者病情十分上心,甚至回家了还会打电话给科里的值班医护了解情况,毫不夸张地说,庄医生每天早晨进病房查房前,基本了解患者所有的情况。工作上的认真严谨,对待患者的亲切耐心,有时还帮着护士和病患家属间的小矛盾,不得不让他组上的医护对他敬佩有佳。
常常听到科里的同事说这样一句话:“庄医生在,我们就有底气。”这位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生为自己的学生打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体验,同时让医护合作更加融洽。
如今庄彪医生带领的胃肠外科团队常规开展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膈疝修补术、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腹腔镜下慢传输便秘的直肠全切、双镜联合等等的微创手术,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功能,使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好的救治。
每一个患者的康复都倾注了胃肠外科团队像庄彪这样的医生的匠人精神。
医院
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