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临床问题导向医护全面参与

春末夏初的申城,郁郁葱葱、气候宜人。年5月30日-6月1日,主题为“临床问题导向医护全面参与”的第15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暨第3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OCAMRI)联合会议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由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院内感染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医院承办,并得到了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医院感染学杂志和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SHEA)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感控、感染、临床药学和微生物等相关专业的余人莅临大会。

开幕式

医院高晓东教授

5月31日上午8时45分,开幕式正式开始,由SIFIC创始人之一、医院高晓东教授主持。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秦净副主任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秦净副主任首先致辞。他在高度评价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指出,医院感染是一个全面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除了行政力量宣传推动外,还需要院感和医务人员强化理念、观念、责任心,更需要有专业的人力、手段、技术和能力来推动。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付强主任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付强主任致辞说,在几代人的坚守与付出中,我国感控取得了大跨度的发展,但我们仍然应清醒的认识到不足和差距,在当前形势下,要适应卫生健康领域的转段升级,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做好新时期的院感控制。同时他还带来了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对全国感控人的问候和嘱托,焦雅辉副局长希望大家主动工作,履行职责,守住医疗质量安全底线。

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谭申生

主任

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谭申生主任致辞时强调,感控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医疗机构和全体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并确保其落地,以避免不必要的院感暴发事件发生。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贵强

教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贵强教授致辞指出,感染和感控面对的对手都是微生物,而目前我国抗感染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感染、感控、微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应密切合作,深度融合,共同面对并解决这一难题。本次大会是一个多学科联合的会议,也必将促进多学科的发展。

SIFIC创始人、医院感染病科和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

大会主席、SIFIC创始人、医院感染病科和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致开幕词。胡教授谈到,一年一度的SIFIC大会是感控界总结、分享、交流以及欢聚的盛会,而本次年会更是感控-感染的深度融合,我们的大家庭在不断扩大,我们感控事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SIFIC大会将成为新老朋友学习知识,交流分享的平台,也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感控事业发展。

《中国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发布仪式

开幕式上,举办了简单又隆重的《中国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发布仪式。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委胡必杰、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委王贵强、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李六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主委刘运喜、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蔡虻、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付强代表六大学会与组织联合进行了发布。

“SIFIC医院”评选结果颁奖仪式

另外,还举行了“SIFIC医院”评选结果颁奖仪式。

全体大会1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学术大餐环节。

何礼贤教授(左)、司徒永康教授(中)和陈佰义教授(右)

主会场第一部分,由司徒永康教授、何礼贤教授和陈佰义教授共同主持。

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付强主任带来《聚焦溯源:完善新时期感控策略思考》:感控的核心价值是实现质量、安全目标,其本质是感控风险管理,实质是感染性疾病诊疗防控,特质是“三全”、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感控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聚焦预防与控制。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作《我国感染病现状和“大感染学科”建设》报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防控目前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难题。做好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防控是落实“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感染与感控的有机融合。

全体大会2

薛博仁教授(左)、王明贵(中)和俞云松教授(右)

主会场第二部分,由薛博仁、王明贵和俞云松三位教授主持。

高晓东教授(左)和薛博仁教授(右)合影

高晓东教授作《CRO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报告,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卫生、主动监测、接触预防、隔离患者、环境清洁等方面就CRO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

EdinaAvdic博士

医院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负责人EdinaAvdic博士分享了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的概述。在美国,感染疾病医师和药师是该项目的核心成员。预授权和前瞻性审核及反馈是两种最常用的干预措施。抗菌药物管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抗生素消费、艰难梭菌感染和MDR感染/定植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

邱海波副院长

医院邱海波副院长作《Sepsis的诊治误区》报告:新的脓毒症诊断标准不够合理;感染早期识别仍然困难;宿主免疫状态需要生物标志物和标准进行衡量,但目前还停留在理论上。最后他提出这样的疑问:脓毒症的早期处理是否可以依靠早期的微生物学结果和严重程度?

胡必杰教授

胡必杰教授作《基于循证医学的个体化感控策略》报告,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向大家讲述了如何基于循证医学在临床落实个体化感控策略。让感控基因植入每一位临床医生和护士的脑海里,实现懂感染、保安全,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感控措施全面、全程融入临床实践。

午间主论坛

主会场第三部分是午间论坛环节,由胡必杰教授、倪语星教授和王明贵教授分别主持。

高晓东教授

王选锭教授

高晓东教授作“一个导管,两个安全”报告:输液接头消毒、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堵管及细菌定植的主要原因,合理选择并规范管理无针输液接头是减少临床相关感染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导管接头消毒应确保足够的擦拭消毒时间,选择能彻底消除污染隐患的输液接头,在测压装置的入口处使用密闭式隔膜取代三通。在预防针刺伤方面,工程控制为重要举措。浙江大医院王选锭教授作“抗菌药物科学管理从规范送检开始”报告:大量的数据和临床实践证明,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规范采样并及时送检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关键。并分享了浙医二院在规范微生物标本送检中的经验。

俞云松教授

王革非教授

浙江大学医院副院长俞云松教授作“ESBL诊治与管理”报告:产ESBLs菌株仍然是全球面临的严峻耐药问题,选择性压力和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使用量的增加是产ESBLs菌株耐药发生和蔓延的主要原因,限制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采用多样性原则或选择理想的治疗性替代药物是产ESBLs菌感染治疗和有效管控的重要手段。医院王革非教授作“腹腔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报告: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肠瘘将面临着耐药菌、脏器功能障碍的威胁;结合临床表现以及感染标志物如PCT等检测有助于术后尽早发现肠瘘;合适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和腹腔感染源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基石。

网络直播

开幕式和主会场,都由第一医学频道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网上观看直播人数超过了17万人。

现场互动式教学体验活动

壁报分享

左右滑动查看分会场精彩瞬间

本次大会除主会场外,还设置了7个分会场;涵盖70个专场共篇学术报告。学术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安排了历年来广受欢迎的主题讲座、年度TOP10分享、英文专场、卫星会热点讨论、焦点访谈、辩论赛、临床大查房等;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创新,增加了“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制定专家的现场解读”、“医院中层谈感控”、“医疗机构感染预防控制基本制度”分享、“ECCMID热点话题”、“感染探案、以及经常在国际会议中运用的展区学术角现场互动式教学体验活动等,将丰富多样样额的内容一一呈现。此外还有壁报展示、口头论文报告和优秀论文评选学术交流活动等。紧凑的会议安排、满满的会场人气,令所有的在场人员油然而生钦佩和振奋!

闭幕式

6月1日下午17时,为期3天的第15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暨第3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OCAMRI)联合会议拉下了帷幕。

高晓东教授主持闭幕式

张群教授致闭幕词

闭幕式由高晓东教授主持。海军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上海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群教授致闭幕词,本次大会是中国感控-感染届的一次盛会,为感染、感控、临床药学、微生物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度融合的平台,为不同专业的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多学科发展。SIFIC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致力打造中国感控NGO第一品牌,为提升中国感控能力、促进中国感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大会全程采用视频直播(开幕式+全体大会)与图文直播(所有分会场)结合的形式,面向全国全体医务人员和感控人员进行同步播放,不管是会场内还是会场外,都能在第一时间学习到最及时、最实用、最系统的精彩讲座内容,累积超过16万人次在线观看了视频直播;而会场上专业的摄影师更是穿梭于各个分会场,为大家拍摄了近千张最华美最大气的会场照片,让您身处会场之外也能感受到大会热烈而激动的氛围。

闭幕式上,还举行了SIFIC卓越感控追梦之星、-年度SIFIC优秀会员、SIFIC优秀版主、SIFIC优秀管理员颁奖仪式。此外,还对本次大会征文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进行了颁奖,对评选出的10个“SIFIC省市(质控中心、学会)医院感染管理经验分享优秀壁报”进行了颁奖。

为期三天的会议节奏紧凑、形式多样、务实有效。学术报告场场爆满,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热烈;专家们学术造诣精深,讲座内容新颖,紧扣感控主题,兼顾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令与会者了解了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也开阔了青年医生、基层医生的视野。医院感控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一医学频道上海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