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阎师出高徒

阎师出高徒

“你这么年轻,还有这么多头发,愁么呢?你看俺都不剩几根毛了……”

身心医学科诊室内,熟悉的自嘲每次都令我忍俊不禁。面前这位锃光瓦亮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先生,正是我的导师——阎教授。

老师正在给病人开解,疏导不良情绪。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他总能准确地命中病人的心坎,打开心结。老师的家乡是菏泽定陶,入济多年未改乡音,加上老师谦逊随和的性格,很难不令人感到亲切。每次看着患者离开时蹦蹦跶跶的背影,我都暗自佩服老师这种超能力。结束持续一天的门诊,身心俱疲还有点小烦躁的我甚是不解,问老师:“您是如何做到对病人始终保持这种温润和耐心?”老师的神情立时严肃起来,说道:“首先他们是病人,需要得到理解和关怀,这是医者的责任;更重要的,他们是你的老师,是来给你传授学问的啊,他们把临床难点带到你面前,还要亲身验证你处方用药的疗效,你上哪找这么好的老师,当然要敬重啊。”我感到深深惭愧。道不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精准详实的脉法,盛传江湖,为人称道。每当遇到典型脉象,老师便会像发现新奇事物的孩童一般,连忙招呼我们凑过去,“来,这个位置。”边说边用笔在患者手腕上做标识,当然,是事先经过患者同意的。“摸到了吗?摸到什么感觉?代表什么意义?”老师的“三连”经常让我们言謇语塞、面红耳赤,空气仿佛也在尴尬中凝固了。这时,老师转而变得温和起来,“没事孩子,之前没摸过,你不认识它也很正常,我给你讲讲……”等到病人离开,老师再度严厉起来,“孩子,你这样不行哈,诊脉要学啊。中医要存活发展靠的是什么,一是不用借助设备检查就能诊断,二是西医治不了的我能有办法……”老师要求我们跳出《濒湖脉学》的框架,博采百家,融会贯通,建立一个便于自己理解的独立完整的脉学体系。年10月19日清晨,一位焦急的母亲抱着9岁的孩子奔向身心医学科门诊。“阎主任您快看看,我儿肚子疼了一晚上,医院做了3次彩超都查不出问题,可他还是疼。”阎主任仔细地诊察患儿的舌象脉象,结合症状体征,拟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画图标识出盲肠后阑尾病变部位,嘱在此详细检查并尽快手术。医院反复行腹部及阑尾彩超,示盲肠后阑尾黏连合并大网膜坏死,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遂立即行急症外科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患儿转危为安。事后,家长特来致谢,感慨道:“那么多顶尖设备,不及阎主任一根手指。”

(老师接受患者赠送锦旗)

患者邓翁,因“食道癌”医院顺利完成手术切除,然而术后第3天并发食管瘘,导致重症吸入性肺炎合并多脏器衰竭,经抗感染等治疗,持续高热不退,遂转至ICU病房。阎主任受邀会诊,通过诊脉,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精确辨病辨证,开立中药处方予以灌肠。次日,持续高热消退,病情转为稳定,行肺部CT示:炎症大部分吸收。在场众人无不拍案称奇。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于1周后治愈出院。命之理微,医之理亦微;天下至变者,病也,至精者,医也。阎老师医理之明、医术之精,背后是数十载的耕耘与沉淀。每周四晚是师门的授课和交流时间,刚结束一整天门诊的老师,忍饥挨饿也要参加,与大家讨论或亲自授课。谈及精彩之处,老师两眼放光,难掩欣喜,在空中比划的手势也多了起来,“这就是强迫症发病机制的空白啊,还有它治疗的难点啊!做好了肯定能发哀是谁爱(SCI)!”这是一幅令人感动的图景。我能感受到,老师恨不得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砸到我们脸上,塞进我们嘴里。坐在后排的我,看着兴奋的老师在竭尽全力将自己的兴奋感染到每一位同学,仿佛在说:“孩子们,我透过这点看到了二十年后某个美丽的画面,我多么希望此时你们也能看到。”

(老师讲授脉法)

(阎门大家庭)

记得那天,研三师哥师姐请老师集中审阅他们的毕业论文。老师的思维跳跃跨度很大,思考深度非常人所及,给师哥师姐撰写论文造成了极大压力。“惨不忍睹”,是老师给出的第一评价。几乎是逐字逐句,老师带领他们从头至尾挨个捋顺了一遍,结束时已近凌晨两点。“躺在床上睡不着,恶心到吐了。”老师第二天如是说,要求他们精益求精,日臻完美。这一切,我们研二同志看在眼里,恐惧在心里。与其感慨路难行,不如马上出发。我们也要打起精神,充分准备,以高昂的姿态和沉静的心态对待学问。一阵强提醒模式把我惊醒,我眯着眼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yaoxing.com/cwks/8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