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右脚跟肿胀,疼痛难忍,一查竟是跟骨粉碎性骨折!
幸好,李叔(化名)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得到了黑科技助力,住院第3天就在“黑科技”3D虚拟技术辅助下,成功进行了微创骨折复位外固定手术治疗。
▲李叔术后点赞关节骨科技术高处坠落,右脚跟粉碎性骨折
4月14日,从外地来广州务工的李叔在工地做工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当时双脚没有流血,只是感觉疼痛。当晚,李叔发现自己的右脚越来越肿,肿胀处皮肤呈现暗红色,且疼痛加剧。
第二天一早,李叔来到省二医就诊,接诊他的是省二医关节骨科主任医师齐勇教授。经检查,李叔被诊断为跟骨粉碎性骨折。
“根据以往的治疗经验,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是手术,但是手术一定要等到肿胀部分消退才能进行,然而消肿过程一般需要7-10天。”齐勇介绍。
听到手术要等那么久,李叔一家忧心忡忡。考虑到患者和家属的焦虑状况,齐勇教授团队迅速行动,计划使用可调节的外固定架以实现尽早手术。但既往国内外此类手术可供借鉴的经验极为有限。如果没有可靠的论证,手术可能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如果能够利用3D计算机辅助虚拟手术,也许会对手术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齐勇表示。
3D虚拟外科技术,医生提前“做一遍手术”
在术前讨论中,齐勇提出应用3D虚拟技术和外固定支架来治疗李叔的跟骨粉碎性骨折。
确定手术方式后,齐勇教授团队根据术前李叔的右脚骨跟CT影像重建,在前期大量3D打印的研究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虚拟手术精确还原跟骨的骨块大小、移位情况、损伤程度,提前“做一遍手术”研判了手术切开的情况。
▲虚拟手术模拟进针位置和角度据于此,团队确定了外固定支架打钉的位置,以及如何调节等手术细节,充分做到心中有数。
手术在李叔入院的第3天进行,按照术前设计的手术方案,齐勇教授团队快速准确地完成了跟骨可调式外架置入及组装。为更好地恢复跟骨的关节面,医生还调用术前的跗骨窦微创小口辅助方案,对关节面进行了满意的撬拨复位,整个手术仅用了半小时。
▲跟骨可调式外架组装及骨折牵引复位,术中透视可见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整个手术是微创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失败率。”齐勇介绍,跟骨骨折一直是临床骨科医生非常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足部外伤后一般肿胀都比较严重,需要等待7~10天消肿后才能进行手术手,另一方面是严重的骨折,采用手术治疗时,皮肤坏死、感染等伤口并发症时有发生,处理起来十分棘手。但这些问题,通过3D计算机辅助虚拟手术进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均能得到有效解决。
年以来,省二医关节骨科团队已在多个手术中应用3D虚拟外科技术,如:髋、膝关节置换,骨科矫形、骨肿瘤切除重建、复杂骨折内固定等,同时也发表了多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
记者|任君飞编辑|尹蓁责编|张秀丽通讯员朱健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转发,扩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