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阁
第三十五期
本期才子——浦国明,先后毕业于嘉兴卫校、浙江大学医学院,年参加工作,医院从事普外科、微创外科工作。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和腹腔镜微创治疗,尤其是胆道疾病的“三镜联合”微创治疗,对于腹腔镜疝手术、阑尾、胃肠疾病的微创治疗也具有较深造诣。
今年7月9日,浦国明跟随海盐县医疗卫生专家团来到医院考察(以下简称屏医),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对口帮扶驻地医疗工作。在驻地繁忙的工作之余,浦国明不忘写下自己的援川日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境……
文
浦国明
屏医印象
8月16日,驻地医生第39天,天气晴
屏医普外科给我的初次印象就是“年轻”。我来到这里,变成了年龄最大的“老医生”了。得益于这支年轻医护队伍的照顾和帮助,我很快便融入了其中。开展工作之时,我深深地体会到屏医缺医生、少设备的真实现状。记得有一位急诊收治的老年胃穿孔病人,考虑到情况紧急,我建议立刻做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但最后还是做了开腹手术。普外科周道洪主任告诉我,受人员、技术和设备等条件所限,为了保证第二天的两台腹腔镜手术,其他的只能选择开腹手术。医院已经普遍开展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这里却不得不“限时限量”。说心里话,这样的差距让我内心受到了不小冲击。
来到屏山,我常常思考,在这有限的两个月时间里,我能为屏医普外科做些什么?尽管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通过传播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促进思想的改变和文化的融合,或许能让屏医受益。
△浦国明
21岁的小罗老师在入职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胆囊结石,她先后辗转到成都、乐山、医院就诊,大部分医生建议她做手术直接切除胆囊。但是,当她想到自己的母亲在五年前,因胆囊摘除后出现反流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种种不适,更考虑到自己还年轻,没有结婚生子,担心摘除胆囊后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小罗老师便十分犹豫。后来,她听人说屏医有一位不久前从浙江远道而来的普外科医生,便跑来找到了我。根据检查结果并结合小罗意愿,我建议进行腹腔镜微创保胆手术。
8月11日,我为小罗做了腹腔镜微创保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普外科周道洪主任感叹地说:“浦医生,您的这台手术是我们宜宾地区首例腹腔镜微创保胆手术,创造了历史!”术后当天小罗就能下床活动了,恢复得很快。8月16日,小罗康复出院了。临走时,她特地跟我道别表示感谢,并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西部地区相较与东部地区而言,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人才资源相对匮乏,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屏医的病源以当地百姓为主,普外科病区业务量并不是很大,碰到的病人种类也不是很多。而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些手术为病人解除痛苦。除了腹腔镜手术,我还开展了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小儿皮纹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等开放手术。此外,还结合手术演绎了驱血带在大隐静脉抽剥手术中的止血作用,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手术演示
工作的同时,我也开展一些业务培训,给当地的年轻医生传授疾病知识。如针对急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我结合一个个鲜明的真实案例加深记忆;针对腹腔镜下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我开展手术视频演示,为他们讲解腔镜下胆管的探查方法、胆道镜的使用,以及胆管结石的取出、胆管取石后的缝合或引流选择等;结合屏医之前因胆道镜使用不当导致损坏的情况,我为他们讲解胆道内镜的使用细节和日常维护。此外,结合当地普外以胆囊疾病为主的情况,我还介绍了可以更好地为胆道手术作保障的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新技术。
△为当地医生开展业务培训
我的驻地时间已经过半,尽管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但是我仍然会不遗余力地将“传教帮扶”工作做到最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圆满完成任务!
“爸爸,我想你!”
8月19日,驻地医疗第42天,天气阴
“爸爸,我想你了!”
“芒果,爸爸也想你!”
……
今年夏天,特别炎热。记得那天我回到家,跟爱人说起要去四川屏山医疗扶贫的事情。爱人愣了一下,“要去四川?这么远,大概要去多久?”“海盐和四川屏山进行东西部精准扶贫协作,医疗扶贫是其中一项。我这次去的屏山是个贫困县,那里的医疗资源、人才都很匮乏。医院‘打先锋’第一批过去的,以后陆续还会有好多专家过去。大概要去两个月的时间。”“去吧,我支持你。不用担心家里,有我。”我和爱人说着话,一旁的女儿边享受着冰淇淋的美味,边懵懂地听我们聊天,小小的她还不知道爸爸很快会离开她两个月。
“爸爸,你这次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吗?”“是啊,爸爸要去出差了,芒果在家要听妈妈和哥哥的话,不可以调皮,知道吗?”“知道了,芒果会乖乖的。爸爸要早点回来哦!”出发去屏山的那天,女儿没有睡午觉,她说要送爸爸去出差。到了集合地点,小小的她拖着我的行李箱,摇摇摆摆地走向大巴,之后女儿就一直黏在我身上,紧紧搂着我的脖子,我知道她非常不舍。“嘀嘀……”车子出发了,爱人和一双儿女向我挥手道别,“爸爸,再见!”女儿大声地说。
△浦国明和女儿“芒果”
十几天以后,女儿已经接受了爸爸要出差很久很久的事实,跟我视频时,她会抱着最爱的巧虎,跟我说“爸爸辛苦了!”“爸爸加油!”……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月后我将结束援川生活,回到小芒果的身边。9月,逐渐长大懂事的小芒果要去上幼儿园了,我曾经多次想象自己牵着她的小手送她去幼儿园的场景。尽管这个“第一次”将遗憾错过,但是未来还有很多“第一次”,我们将一起度过!
生死营救
9月4日,驻地医疗第58天,天气晴
“浦老师,我们这里刚刚收治一个脾破裂的小孩,需要手术,你能过来吗?”
“行,我马上就到!”
病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病区老师的电话,打断了刚下手术回宿舍休息的我的美梦。我立即起身,医院。
“6岁的女孩小娅,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今天在学校的楼梯上摔伤,老师发现异常医院,经过检查明确为脾破裂,入院后经过短暂观察,发现腹腔出血有增多的迹象,血压不稳定,需要手术切除脾脏,家属也已经签字同意!”
我大致了解病情后,确认小孩的受伤程度较重,出血量进行性增多,手术是唯一的选择。
“血源有吗?”我知道当地没有采供血机构,而医院平时用血量不大,也没有血液的储备可用,因此这样问道。
“有,在宜宾血站送过来的路上,电话司机说快到了。”快速输液通道建立的同时,我快速打开腹腔,孩子脾脏损伤较重,腹腔沉积在血泊之中。此时,我不敢随意放弃孩子自身腹腔内的血,作为一个多年的临床医生,我明白这些血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血怎么还没有到?”
“......”
“有自血回输仪吗?”
“没有!”
“可以‘老法’抗凝输血吗?”“把血舀起来,放入消毒瓶,我们自己过滤后回输!”我问了一遍,也解释了一遍“老法”的办法。此时,我想到的是如何使用孩子自己的血,因为孩子自己的血是最可靠、最干净、最安全、最快速可以挽救她自身生命的血。
“老法输血规定不允许!医院没有抗凝剂枸橼酸钠,也没有可供自己开放输血使用的消毒瓶!”
……
一个个否定的回答,简直让手术台上的我抓狂,一股无法言状的压力袭上心头!我静下心来快速吸去积血、控制脾蒂、摘除脾脏。孩子腹腔出血量近毫升,要知道孩子才20公斤,平时正常的体内血液也就毫升左右。切除脾脏后半小时,血液还没有到!电话告知,血色素高于8克,不符合输血的指证,但这是刚入院时抽的血啊!孩子还处于代偿期,现在失血这么多……再次抽血化验,血色素远远低于正常,孩子终于输上了血!
手术成功了,孩子得救了。这次抢救,让我深深感受到,在经济上脱贫、走向小康的同时,我们在卫生教育、文化观念上的改变或许愈加重要。于我而言,生命重于泰山。
感受“凉山州”
9月8日,驻地医疗第62天,晴转小雨
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可以拥抱我那亲爱的女儿,我将携起她可爱的小手陪她经历人生更多的第一次。
一座座大山,一条条蜿蜒的山路,在眼前一一浮现。这两天,我们跟随卫计局领导,去了屏山西部的“凉山州”,考察乡镇卫生扶贫对接,让我见识了健康脱贫之艰难。
屏山县西部的“凉山州”指屏边、夏溪、清平等靠近凉山地区的乡镇,大多数是彝族人居多的乡镇,交通极为不便,这两年公路修建通车后,到屏山县城的自驾车时间在3.5—4小时,公共汽车则更加缓慢。
两天来,我们一路颠簸,走访了这些偏远的乡镇。当地乡镇卫生院的最大特点是,人少,事务多;基本医疗业务较少,公卫任务繁重。
当地卫生院的在岗人员数普遍在十一二人,其中半数左右为临聘人员,真正能持证看病的也就一两人。“我们这些有证人员的资格级别偏低,大多为初级或者助理级别;缺乏业务培训及进修机会,另外也缺少临床实践经验,平时执业考试通过率偏低;在执考通过之后,年轻人又往往因为报酬、个人理想、家庭等等各种原因辞职离开。”当地的成斌院长介绍说。
△黑白B超
在夏溪,我们看到了还在使用的传说中的黑白B超;看到了明年1月即将退休,从来没有离开过屏山的程院长;还有去年刚毕业的杨医生,和丈夫、孩子分居两地,一个人默默从事医疗和公卫工作。
△手术床
在屏边,我看到了环境简陋的卫生院和破旧的手术床。
在清平,遇到了卫生院唯一的持证人员,他是去年毕业的大专生,承担着全院医疗工作。
……
“我们长期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长期坚守在岗位上工作。”
“我们业务量较少,公卫这一块压力很大,全民体检时,我们自己包车下村上门体检,山区交通不便,往往一早出发,傍晚回来,生化检验要做到半夜。”
“我们家乡观念强,凭着感情在工作!”
……
获得过中国医学界最高荣誉“马海德”奖的成斌院长的一句句话在我耳边萦绕回响。我深深地感受到,健康扶贫,任重而道远!
有时候,“分离”也是一个家庭的成长。虽然与孩子分隔两地,错失了一些共同生活的时间,但是援川的经历却造福了很多家庭。医者仁心,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告别之时才能好好说一句:再见,珍重!
图文
浦国明
编辑
ALU(阿鹿)
感谢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