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一点讯”免费订阅
急性阑尾炎,中医称“肠痈”。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居多。中医学认为系由正气不足,加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生湿,劳逸不合,跌仆损伤,精神过度紧张,寒温不适等,均可致气血凝滞而成。西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阑尾痉挛、阑尾阻塞(如寄生虫或粪石塞入阑尾里)以及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硝黄外敷方
芒硝30g,熟大黄50g,大蒜g。
先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入芒硝,共捣烂如泥,敷腹部最痛处,敷2小时后去药。再将大黄研粉,用醋调成糊状,敷6-8小时为1个疗程。必要时隔数小时后可重复使用。敷药的局部要先用凡士林纱布保护皮肤,以免起泡。
急性阑尾炎。
《百病良方》
肠痈外敷方
花粉g,黄柏30g,生南星30g,赤芍30g,生川草乌各30g,生甘草30g,陈皮30g,大黄60g,僵蚕90g,白芷20g,樟脑20g,香油g,猪油g,黄蜡g,薄荷冰10g,制乳没各15g,藤黄30g。
先将上药研末,再用香油、猪油、黄蜡共放锅内,煮沸后加入药物搅拌至60℃,再加入乳香、没药,搅拌至30℃以下,最后加人冰片、薄荷冰,搅匀即成,外用。同时,先把局部用3层纱布铺好再涂药,然后纱布盖好。若局部刺激有轻度痛痒感,尽量不要取下,最好坚持一段时间。敷药后局部有小水泡者无须处理,若有较大水泡者,可按常规消毒穿破后,涂紫药水包扎。
肠痈(急性阑尾炎),大便闭结,恶心呕吐等证。
外敷药一般在“麦氏点”。腹痛症状加剧时须请外科会诊。
《偏方妙用》
蒜泥外敷方
大蒜头12个,芒硝60g,大黄60g。
先将蒜头去皮洗净,和芒硝同捣成糊状,用醋先在压痛处涂擦,再敷上药约1寸厚,周围以纱布围成圈,防止药液外流,2小时后去掉,以温水洗净,再以醋调大黄末敷12小时。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病单方验方选》
红藤蒲公英方
红藤提取物g,蒲公英提取物4g,大黄提取物4g,厚朴流浸膏g,淀粉5%,硬脂酸镁1%。
取前3药细粉和淀粉按比例混匀,加入厚朴流浸膏混匀,再加淀粉浆适量做粘合剂制成软材,过14目筛,制成颗粒60℃烘干,干颗粒过16目筛加1%硬脂酸镁作润滑剂,压片即得。每日3次,每次服4片。症状体征消失后须再服5~7天以巩固疗效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病单方验方选》
复方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后下)9g,冬瓜仁30g,丹友15g,桃仁9g,木香9g,黄连9g,芒硝(冲服)9g。
水煎服,症状较重者可加大剂量,每日服2剂。
阑尾炎。
《常见病简易防治手册》
红藤煎
红藤30g,蒲公英30g,厚朴9g,败酱草30g,生川军9g,(后入)桃仁9g,冬瓜仁15g。
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2剂。高热加柴胡9g,恶心呕吐加藿香9g、陈皮9g,如呕吐频繁可用玉枢丹2g,(吞服);腹痛较甚加木香9g、炒元胡12g;大便溏薄者生川军改制川军9g。
急性阑尾炎。
《袖珍中医处方》
红藤散痈方
当归9g,红藤30g,银花15g,赤芍15g,川厚朴9g,生苡仁18g,火麻仁12g。
水煎服,每日1~2剂。腹部时有隐痛者加木香9g;食欲减退加焦麦芽12g、炒莱菔子10g;大便秘结者去火麻仁,加制大黄9g。
慢性阑尾炎
《袖珍中医处方》
阑尾脓肿方
蒲公英、银花、皂角刺、天花粉、大黄、厚朴各等分。
水煎服
阑尾脓肿
《中医方药手册》
阑尾I号方
红藤、地丁草、川棟子各等分
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
瘀滞型阑尾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通变大承气汤
生大黄15~30g,(后下)厚朴10g,枳壳10g,败酱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红藤30g,虎杖25g,丹参25g,桃仁12g。
每日1剂。浓煎成毫升,分2次饮用,连服5~7天。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急难重症新方解》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用得着的时候,那就存起来吧,同时也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们,相信它的真的能帮到大家的!
小提示:上述偏方由偏方大全网提供,内容源于互联网和出版刊物。中药类偏方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