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时代的飞边
现在的英国女王是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伊丽莎白女王,是16世纪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称为伊丽莎白一世(题图)。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那个年代,在英国贵族阶层的流行服饰中有一个非常显著地特点:就是在衣服领子上有非常繁琐复杂奢华的飞边皱领。这一皱领被称为“伊丽莎白时代的飞边”(ElizabethanRuff)。
感染性回结肠炎是由于回肠末端及近端结肠的细菌性炎症,主要的病原菌包括耶尔森杆菌、弯曲杆菌和沙门氏菌。同时伴有周围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感染性回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与阑尾炎非常相似,特别是儿科患者,误诊后常常造成不必要的外科处理。
高频超声在诊断感染性回结肠炎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感染性回结肠炎一般表现为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增厚。超声非常容易显示。
超声显示的感染性回结肠炎的表现主要是回肠末端和近端结肠的增厚,主要是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增厚。在结肠长轴上,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增厚与结肠带一起构成了特殊的袋装结构,非常类似于“伊丽莎白时代的飞边”(图1、2)。结肠近端长轴声像图出现“伊丽莎白时代的飞边”征象可以作为感染性回结肠炎的特征性征象。
图1感染性回结肠炎。左图横断显示肠壁层次完整,粘膜与粘膜下层增厚;右图近端结肠纵断,呈现为典型的“伊丽莎白时代的飞边”征。
图2几例不同的感染性回结肠炎患者显示的“伊丽莎白时代的飞边”征。(EuropeanRadiology02/;7(1):3-9.)
感染性回结肠炎除了上述的回肠末端和近端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增厚外,往往伴有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与其他炎症性肠病相比,感染性回结肠炎总是存在完整的肠壁层次,肌层和浆膜层从来都不受影响。周围网膜和肠系膜本身也不会涉及,也不会伴有肠梗阻的迹象,不会出现脓肿或肠瘘形成。
下图显示了不同的病原菌影响的范围略有差别(图3)。
图3不同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回结肠炎的累及范围及肠系膜淋巴结累及情况示意图。(EuropeanRadiology02/;7(1):3-9.)
(题图:伊丽莎白一世,来自维基百科)
==========================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